他首次提出闻名后世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策略。
劝曹操不要急于扩张,要稳住,蓄力发展,并提出解决粮食增产问题的对策:
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
总结起来就是必须打好基础,否则曹营即便得势一时,却不能得势一世。
曹操手执谏言策,一字字的仔细查看。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雨滴不断敲打着窗棂。
荀彧还提出各地黄巾军余孽,虽然没有粮备,但多有席卷天下而来的金帛,财物,可着重打击黄巾军余孽,时而突袭青州。
反过来将青州当成目标,抢夺黄巾军囤积的东西。
这么做获取声望的同时,还可以劫掠青州黄巾残寇的不义之财,是为破取其财,以养三军。
黄巾军是贼寇,手里有劫掠天下所得的财物,但没有渠道换成急需的粮备。
荀彧,曹操等人却有,可以和士族进行资源互换。
那扫击黄巾军,没事就去青州抢钱。加上兖州自己的经营,就可让曹操兵强马壮,持续保持快速扩张,一举多得。
曹操看后笑道:文若确有子房之才。
子房指的是张良,意思是荀彧大才,有了他,就不用愁运筹帷幄的事。
荀彧执礼回应,表示不敢当。
荀彧事情多,忙的撒尿都攒两次一起上,等曹操看过谏言策,便去了州牧府前堂。
作为司马,要在州牧府坐堂,协助曹操处理全兖州的事务。
书房剩下贾诩和卞媚。
文和,我麾下兖州兵马调度,谋主等职,你选一个……
成为兖州牧,对手下的人自然要有封赏。
除了任荀彧为司马,其他文武都有对应晋升。
贾诩也有。
但他一听要给自己升官,还是要职,那岂不要常在外抛头露面?
天下纷乱,各方对手层出,站在台前就要吸引火力,容易成为与曹操为敌者,先剪除的目标。
他贾文和可不干这个。
州牧厚爱,诩心领了。能为州牧掌眼前诸事,任谋士,诩已心满意足。
他的意思是不愿掌持更多事,和往来的人等频繁接触。但愿意任谋士,好好出力。
不过曹操已经给他提供了很强的安全感和自由度,与之前在董卓手底下干,完全不一样。
他倒也愿意承担更多,主动道:
州牧尚在蓄势阶段,待以后根基稳固,诩当多任职务,为州牧出力。
潜台词:你势力更大了,好好保护我,我就站到前边多干活。
艹……这货,曹操琢磨:戏志才身体不好,不能再加担子了,不然把人早早加死就完了。
自家曹营得扩充人手了,文武都不够用。
还有谁,奉孝?我的奉孝去哪了,郭嘉也是个问题青年,作风浪荡,不好约束。
但他和曹操非常合拍。
郭嘉,字奉孝,其人是少有的天才。
之前曹操手里不算缺人,尤其自身对大势的走向有预见,有心让郭嘉按历史线,在外边先浪一阵。
那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成长。
要按历史轨迹,郭嘉和荀彧一样,都会先去投袁绍。
后世的说法是两人观察后,看出袁绍不是那块料,慧眼识英雄的转投了曹操。
其实这里边有些误差。
袁绍当时已有了与荀彧,郭嘉同宗同族,才名更盛的荀谌,郭图等人。
反观荀彧和郭嘉,各有各的污点。
郭嘉性子放纵,名声不好。
荀彧的妻子,是宦臣一党,所以他和曹操很像,一定程度上,受到名士阶层的排斥。
俩人在袁绍那里,属于可有可无。
袁绍对他们不够重视,因为有更好的选择。
究其根本,其实还是曹操厉害。
荀彧,郭嘉都是来到他手下,给了他们机会尽展所长,才得以声名鹊起,谋略,锋芒睥睨当世。
反观同期在袁绍手里的荀谌,郭图,同样是才华卓著之辈。
但袁绍用人的水平稀烂。
他后来占了冀州,幽州,青州等四州之地,全都用自己的儿子,子侄等亲信掌管。
荀谌,郭图在他手下,完全没有展示的舞台。
历史有偶然性,但终究决定于必然。
荀彧,郭嘉要一直在袁绍帐下,多半要像同族的荀谌,郭图一样,发挥不出才能。
曹操念头起落间,贾诩也去隔壁忙碌手上的事。
面前只剩下卞媚。
她一身青杏色汉裙,绰约的身姿在裙下温婉起伏,自有一股娇媚的风情。
那日她被曹操从流香坊带走,曹操对她露出招揽的意图。
形势比人强,也不容卞媚拒绝。
随后这两个月,曹操翻手为云,覆手雨,战场,官场展开的手段,都让卞媚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她自觉目前算是曹营的外围势力,与曹操是合作关系。
但曹操看她的视角却是颇为特殊。
如果没弄错身份,卞媚本该先嫁他为妾。
要不是这方世界的历史,发生了局部的偏移。两人早该相遇,孩子都有了。
此时,曹操眯眼审视。
卞媚被看的有些心绪不宁,也递上一份简卷,试图转移话题:
这是州牧让我找的人。我动用了一些力量,找到的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会让州牧失望。
ps:下章正常更,凌晨可能会有加更~求票,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