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窑的事交给冯阿翁和村民应该不会出纰漏,被定为贡瓷后,瓷窑已笼罩了一层政治色彩,没有那么不长眼的人敢再来打瓷窑的主意。
顾青还有一桩事要解决。
送走了两位掌柜后,顾青找到了宋根生他爹,二人坐在宋家的门槛上,一同以父爱如山的深沉语气聊起了宋根生的婚事。
宋根是个没太多主见的憨厚汉子,宋根生如今这副木讷老实的样子大概便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听顾青主动提起宋根生的婚事,宋根一拍大腿,直接告诉顾青,他家孩子早就看上了村里杨寡妇之女秀儿,宋根想去提亲,被宋根生阻止,这书呆子非要与秀儿两情相悦后再提亲,否则便是不宣而战,非义也。
顾青脸颊直抽搐。
不宣而战……
这书呆子对人生倒是看得通透,简直到了哲学家的高度。一语道破人类婚姻的本质。
以往顾青闲着也是闲着,书呆子喜欢玩欲言又止欲迎还拒的羞答答套路,顾青也随他,不过如今顾青已没多少时间留在石桥村,容不得书呆子再矫情下去。
问了宋根的意思,宋根表示对这桩亲事喜闻乐见,两位老父亲迅速交换了一下父爱如山的眼神。
顾青痛快地起身,回家拿了两块银饼,二十两左右,这简直是一笔巨款了,但为了宋根生,这笔钱花得值。
揣着两块银饼,顾青拎了一些野味和酥饼之类的礼物,登了杨叔母的门。
进门便直奔主题,帮宋根生提亲,然后叫出秀儿,以非常直男的方式当面问秀儿愿不愿意嫁给宋根生,愿意的话点头,考虑到女儿家脸皮薄,也可以当场羞涩的跑开。不愿意的话就狂摇头,或者当场跳井表示反对。
秀儿没跳井,秀儿羞涩地转身跑开了。
杨叔母掩嘴咯咯笑得像一只刚下了蛋的老母鸡,顾青将两块银饼往桌上一放,算是聘礼,亲事就这么说定了。但顾青又强调了一点,秀儿今年才十五岁,虽说这年纪的女孩成亲的很多,但为了宋家以后多子多孙计,最好还是先定亲,一两年后圆房。
杨叔母自然乐得满口答应,至于三媒六礼之类的礼节,顾青让宋根生他亲爹来置办,顾青懒得管了。
一切说定,顾青拍了拍屁股离开,提亲圆满完成,前后不到半个时辰。
直男的提亲方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有效。
远在青城县当主簿的宋根生打死都想不到,自己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婆娘,还是暗搓搓暗恋多年的那个婆娘。
事实再次证明,矫情过分了,连屎都吃不上热乎的。看中意了立马出手拿下,才是爱情正确的打开方式。
……
五月初四,石桥村来了一位从益州节度使府赶来的差役,当着村民的面交给顾青一道圣天子亲笔写的敕令。
石桥村顾青平南诏国叛乱有功,敕封长安左卫亲府录事参军,即日启程赴任。
随同敕令来的还有一身青色的武官服装,搭配一块前襟绢布软甲和一柄制式仪刀,同时还有一份官身告书以及一块武将身份木牌。
非正式的旨意不需要摆香案,顾青恭立听了敕令,接收了文书木牌和武官服饰后,送了几十文辛苦费给传令的差役,差役告辞后,村民们这才轰然大躁,炸了锅。
众村民向顾青拱手道贺,石桥村有史以来出了第一位由当今天子钦封的武官,这是何等的大喜事。
顾青也乐得随波逐流,于是大手一挥出钱让冯阿翁操办,连开三日流水宴席,算是答谢村民们多年的照顾,也算是拜托村民往后更须卖力为瓷窑做工。
今夜的石桥村人声鼎沸,直至深夜仍灯火通明。
躲开了轮番来敬酒的村民,顾青闪身进了自家院子,看到月光下张怀玉抱膝发呆的孤单身影,顾青笑容一敛,轻步上前。
我明日要去长安赴任了,你……跟我一起走吗?
张怀玉仰头,看着他那张与月光交辉的脸庞,忽然露齿一笑:我不去了,就留在石桥村。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时光未老
张怀玉跟顾青差不多大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就算有故事,也不见得多沧桑,贤相名门之后流落江湖,终归有她不得已的理由。
张怀玉从来未曾说过她的经历,但顾青多少能猜到一些。妾室所出,又是女孩,难免在家中被冷落,贤相的家庭难道就不重男轻女了?
点亮她人生希望的不是她的父母,反而是顾青的父母。于是她离开那个冰冷的家,漂泊江湖想成为侠女,顾青父母生前在做的事情,她想继续做下去。
张九龄曾经在长安为相,长安故人太多,张怀玉不愿去长安,顾青能够理解。
只是,心里有些失落罢了。
当初李白离开时,顾青也是同样的失落,然而今日的失落,却跟李白离开时他的失落不一样,有些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区别,顾青自己都说不上来。
大家都是异姓手足兄弟,同样都是离别,为何与李白的离别和与张怀玉的离别情绪上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幸好去长安路途迢迢,有充足的时间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张怀玉从背后摸出两坛酒来,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她一直坐在台阶上默默地等着他。
离别不过是为了重聚,我们终会重聚的。来,今夜你我一醉方休。张怀玉递给他一坛酒笑道。
顾青也笑:身边少了你,我会不习惯的。
张怀玉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抬头看着月亮,淡淡地道:身边有没有你,我都习惯。
吃不到我做的菜难道你也习惯么?
张怀玉瞥着他:你以为我留在石桥村这么久,是为了吃你做的菜?</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