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你明明是胳膊上能立人,胸脯上能跑马的铁血真汉子。年轻人,你对自己的定位很模糊啊。
……
第二天中午,县衙来人了,来了几名差役和一名仵作。
案子无可挑剔,刀疤脸和麻子脸的尸首虽然已被烧得认不出模样,但山羊胡的模样还是能辨认清楚的,差役只看了一眼便认出来了,山羊胡是官府通缉多年的盗匪,与盗匪在一起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觊觎瓷窑的动机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
也许是得了魏县令的暗示,差役和仵作在顾青家的院子里马马虎虎查看了一番,仵作随便验了一下三具尸体,很痛快便结了案。
顾青含笑给他们每人塞了一点心意,宾主尽欢而别。临走前差役告诉顾青,山羊胡是官府通缉的要犯,既然顾青杀了他,按朝廷法度顾青可以去县衙领一笔赏金,大约一百文左右。
顾青很高兴,他发现在大唐做人口买卖真的利润不小,上次卖了丁家兄弟,这次又当了赏金猎人,以后若再遇到敌人,在安全的前提下不妨留个活口,卖活的一定比卖死的更赚钱。
丁家兄弟是例外,那俩货再怎么活蹦乱跳也不值钱。
仇家已解决,顾青和冯阿翁收拾善后,而瓷窑又烧出了一批新瓷,其中有顾青特意订做的瓷器,一批同款式不同釉色的梅瓶,上面烧印着顾青抄的那首诗,好好的一首《长恨歌》掐头去尾后,变成了语句优美的马屁诗,删去了所有犯忌和讽刺的诗句,只剩下夸赞杨贵妃多么美丽,多么被宠爱,以及当今天子与杨贵妃多么恩爱的片段。
顾青端详着手里的梅瓶,上面的马屁连他都觉得脸红,看了一眼确定质量方面没问题后,马上叫郝东来和石大兴派人将这批绝世孤品梅瓶送去蜀州刺史府。
前几日魏县令已让人送了消息,杨贵妃銮驾已至蜀州,扫过宗祠亲人墓后,一直在蜀州刺史安排的临时行宫里居住。
顾青的这批梅瓶送给杨贵妃颇有些难度,幸好蜀州刺史裴迪是知道石桥村这个瓷窑的,而且他是长安派来的官,朝堂里有些关系好的同僚在书信里隐隐提过,杨贵妃这次回乡省亲扫墓,其中的一个诱因便是瓷窑的贡瓷引起的,见了蜀州的贡瓷后,贵妃娘娘犯了思乡病,圣天子才恩允她回乡省亲扫墓。
换上精美的包装,将孤品梅瓶小心地装进去,送梅瓶的人出发后,顾青松了口气,开始每日无所事事的日子。
不知为何,村里大大小小的蚂蚁窝似乎已绝迹了,无聊时已很难找到蚂蚁窝祸害,顾青思来想去,只能挖蚯蚓玩了,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
两天后,已近元旦。
青城县两位掌柜亲自将这批梅瓶送进了蜀州刺史府,如此巴结当朝贵妃娘娘的好机会,他们怎会交给外人办?
两位掌柜做事还是很稳当的,进了蜀州城便砸钱,刺史身边的官员几乎都被他们拜访了一次,这次可谓大出血,但两位掌柜毫不心疼,他们知道这次花钱的重要性,瓷窑被定为贡瓷后,郝东来和石大兴的格局眼界已不仅仅只在青城县了。
第一百零二章 进献贡瓷
两位商人,要送一批瓷器给当朝贵妃,难度很大。
进了蜀州城后,郝东来和石大兴托了很多关系,砸了很多钱,最终连蜀州刺史都没见到。
商人的地位太低下了,尤其是官员,更不愿跟商人有任何交集,何况还是堂堂的刺史。
不知花了多少钱,郝东来和石大兴快绝望时,当初花了大钱建立塑料兄弟交情的刺史府司功参军元岁祥给二人出了个主意。
贵妃銮驾至蜀州,蜀州附近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来了,不仅如此,连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也随驾在蜀州城。
官员跟商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此绝佳的抱贵妃大腿的机会,谁会放过?鲜于仲通也不能免俗。
尤其是,贵妃娘娘回乡省亲的诱因便是蜀州青窑,而蜀州青窑就是鲜于仲通发现,并且亲自命名的,如今贵妃回乡,对鲜于仲通来说是个绝好的刷脸兼邀功的机会。
所以贵妃的銮驾还在路上时,鲜于仲通便屁颠屁颠地从益州来到了蜀州,接管了一切招待准备工作,蜀州刺史裴迪被他踹到一边去了。
元岁祥告诉两位掌柜,向贵妃进献瓷器这件事,若是托鲜于仲通,效果会更好。
两位掌柜顿时心动,于是小心翼翼地来到鲜于仲通的临时居所外,照例使了钱,向随从提起了青城县的瓷窑。
意外的是,两位掌柜没等多久,里面便传话,节帅宣见。
两位掌柜惊喜若狂,怀着激动的心情见到传说中的剑南道节度使后,如履薄冰地站在鲜于仲通面前,笑起来特别僵硬。
鲜于仲通倒是很和气,问起了青窑的一些事,又将那批孤品梅瓶取出来观赏一番,尤其对上面的诗句更是赞叹不已,连连惊叹顾青之才。
随后鲜于仲通告诉二位掌柜,这批贡瓷他一定会亲自呈献给贵妃娘娘,当然,话也说得很含蓄,话里透出的意思很明显,贵妃娘娘万金之躯,你们二位商人不可能见着她,死了这条心吧。
郝东来和石大兴倒也没失望,这次进蜀州城能见到鲜于仲通已是意外的收获了,他们根本没想过能见贵妃。
留下孤品梅瓶,郝东来和石大兴识趣地告辞离开。
……
蜀州富商贡献出来的豪宅变成了杨贵妃的临时行宫,杨贵妃回到蜀州城,接见了几位官员后便一直闭门谢客,当然,有些客人是不会拒绝的,比如鲜于仲通,抛开他是剑南道节度使的身份不提,贵妃的堂兄杨钊未发迹前,也曾受过鲜于仲通的恩惠,别人可以不见,但鲜于仲通还是要见的。
临时行宫很豪奢,在贵妃娘娘回乡之前,刺史裴迪督促富商特意重新装潢了一遍,行宫内池塘水榭凉亭皆俱,贵妃住的寝宫更是富丽堂皇。
大早上,杨贵妃便坐在凉亭内,宫人为她准备了一张铺了熊皮的木椅。
杨贵妃已有三十来岁,可保养得非常好,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的样子。皮肤白皙如雪,黛眉如柳,眉心点着鲜红的三叶菱钿,琼鼻薄唇,唇角微微上扬,天生的微笑亲和脸庞,最传神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无邪,不染凡尘,那楚楚可怜欲语还休的绝世风韵,能令天下所有男人醉倒在她的眼眸里。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她都无愧倾国倾城之姿的夸赞。难怪当今天子励精图治半辈子,终究还是为了她而弃了半生英名。
杨贵妃此刻托腮坐在凉亭内,身后的宫女打着九翅扇屏的仪仗,还有人捧着香炉,金瓜,玉如意等饰物,都是贵妃仪仗的一部分。
寒冬天气,凉亭内很冷,寒风呼啸而过,亭内四角生起了几盆炉火,杨贵妃身上也围着厚厚的氅披,可还是有些抵挡不住四周的寒意。
宦官小心地劝她回寝宫歇息,杨贵妃摇头拒绝,托腮凝视池塘内残败的荷叶,眼眸泛起淡淡的愁怨。
直到回乡前,她与李隆基仍闹着别扭,老夫少妻本就难过日子,更何况丈夫还是当今天子,夫妻感情里难免夹杂了许多别的因素,上次李隆基发怒,将她遣送回娘家,让她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委屈已成了难解的心结,夫妻间再也难寻当初的恩爱了。
有时候她是真爱这位英明天子,因为他的强大,也因为他的恩宠。
有时候也是真恨这位天子,因为当初把她从寿王身边强行夺走,她不得不背负了天下人的骂声,也因为他的内心其实是无情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