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小时后。
物资补充完毕。
战天号的重量增加到了5500多吨,达到了满载状态,但超过四成为加减速用的工质。
然后调整方向,在光帆反射器、光伏基阵与能量中继卫星等方式的供能下,奔着某方向那颗约7亿公里外的1973X6铂金彗星而去。
战天号接受并有效利用的光照功率,达到了100万千瓦的程度,可推动着五千多吨重的采矿飞船,以超过1G的加速度加速,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流超过3000km/s,这还是追求最大推力不节省工质的高消耗模式。
三个多小时后。
战天号速度超过100公里/秒。
按照加速度与距离公式,战天号已经越过月球环绕轨道,跑到了50万公里之外。
这时常规光柱供能的照射精度,已经开始下降了,光扩散率明显提高,难以维持下去了。
星环反射器该派上用场了。
于是那数道的供能光柱,先是撤回,再把光柱打到星环反射器的大喇叭状入口,通过数百米长的收敛反射管道,汇聚成一道细长笔直的光柱,再精准的打在‘战天号’的蜗牛背上。
这个时候。
战天号退出了暴力加速阶段,大部分离子发动机关机,只有少数十几台特殊的发动机,发出湛蓝色光芒,产生约500吨的推力,让战天号以0.1G的加速度,缓缓加速前进——这十几台的特殊发动机,在中低推力模式下,可把离子流加速到5000km/s,拥有巨大的比冲,从而大大节约工质,避免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因为战天号能获得到的能源是堪称无限的,自身携带的工质却有限,这反倒成了限制性的因素。
不过等捕获到1973X6铂金彗星后,战天号是可以直接使用彗星上的物质,作为推动采矿飞船的工质,虽然固态工质不太好用,但确实可以用,只是电离率较低,比冲偏小而已。
即只要抵达接触到了1973铂金彗星,就不用发愁工质不够用了,哪怕快消耗光了都不用担心害怕。
深邃无垠的暗色太空中。
战天号采矿飞船,操控驾驶舱内。
看着面前的屏幕,感受到脚底的微重力——其实这不是重力,是0.1G加速度带来的摹拟重力,但船长张建雄觉得,这趟任务比他想象的要轻松舒适的多,并不是跟空间站的航天员们那样,不论吃饭洗澡上厕所,都不是非常方便,普通人恐怕难以适应。
但在星环反射器的供能下,‘战天号’上的微重力会始终存在,会在五天左右的时间内,加速到800多公里每秒,然后加速度降低到0.05G,继续航行五天,飞船最大速度将会突破到1000公里/秒,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速。
最后的五天,则是不断减速的过程,以0.15至0.25G的负加速度降低航速,而战天号内的船员生活区,只需转动180°,便又可处于微重力环境中了——没错,船员生活区是个球形的可转动区域,虽然直径只有20米,内部空间宛若潜艇舱室,容纳三十名船员后显得颇为狭小,但还是可以适应,至少在微重力环境下,跟地面上的工作生活相差不大,且肯定比完全失重的空间站要好的多。
人造重力技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但利用最简单的加减速原理,我们就拥有这种体验了,说明只要有了无限的能源,几乎什么都能得到,用既巧妙又笨拙的办法。
一名船员感叹说道。
现在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只收集到了1亿KW的发电功率,跟太阳的总辐射功率相比,简直忽略不计,如果集团能收集到几百万亿KW的功率,别说一颗铂金彗星,就是直径上千公里的矮行星,我们也能拖的动,只需多艘采矿飞船一起用力拉就行。
是啊,一颗铂金彗星的价值,就有好几万亿,但这颗彗星的直径只有八百多米而已,如果是直径八百多公里的星球,不知道会值多少钱?几百万亿应该没问题吧,而我们的太阳系里,这样的矮行星也有不少吧?
有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木卫五、木卫六等等,不过这些矮行星含量较多的是轻质元素,含有大量的水冰,不一定很值钱。船员于浩说道。
太空中的水资源很值钱好吧。
另一名船员道:把这些水冰资源带到月球、火星,带到太空城市甚至带到我们蔚蓝星最缺水的沙漠地区,至少可以卖出100元一吨的价了,我们一趟拉个1亿吨,就有100亿进账,这难道还不叫赚?
没错,水冰资源也是很宝贵的资源,可以卖得出价,不管是工业、农业、日常生活,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各方面需求量非常大,蕴含不小的商机。
那么木星大气层里的氢气呢?据说木星80%以上的成分都是氢气,土星也是如此,它们的氢气含量那么高,重量是蔚蓝星的几百倍,那么庞大的氢气资源,如果得到了开采利用,能不能卖出合适的价?船员肖必成问道。
氢气的用途太广泛了,可以作为工业上的原材料,还原各种各样的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得到各种原料和水,如果把氢气运到月球、火星,就可以取代水的作用,借助氢气生成大量的水,还能作为燃料消耗,或者给氢燃料电池补充氢气——这也是一种用途广泛作用巨大的绿色能源,只是氢气不易存储,安全性较低,距成熟利用还有一段的距离,但随着技术的提高,这些问题肯定都会得到解决。
好了不必再争论了,不管是什么物质和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存在,差别只是数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但不会影响它本身的价值,我们这些星际矿工的使命,就是人类稀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开采什么,让人类摆脱稀缺的困境,得到资源上的极大富裕,只有这样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船长张建雄开口说道,终结了这场争论。
……
很快。
持续十天的加速航行结束。
然后进入减速阶段。
与1973X6铂金彗星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
1亿公里。
500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