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能看出家里有底蕴和没有底蕴的区别了,有底蕴的一家子可能就出好几个秀才,没底蕴的,可能整个村子数百年都出不了秀才。
呼呼奈何?
知识文化垄断就是如此。
县试成绩出来后第六天。
会试成绩也顺利出来了。
温君觉运气不错,名次在孙山之前,也就是俗称的,倒数第二。
这个成绩基本没什么可能成为正式的进士,撑死了就是同进士。
什么叫同进士呢。
等同进士,但是不是进士。
就跟未来某些文明的自考本科差不多,说是本科文凭,也说一视同仁,但实际还是有歧视区别的。
非进士不入翰林就是之一。
你是进士,不一定能够进入翰林,但是如果你是同进士,那是肯定不可能进翰林,而翰林院又被称之为首辅培养院,到这里又得分等级了,进入翰林院的不一定能成首辅,但是没进过的肯定不可能成。
除此之外,同进士的升官升职等各方面,也都会比正规的进士稍微难点,基本没可能当京官,最终的去处都是各地小县令,要是运气差点,就是当县丞都是有可能的。
什么叫县丞?
那就是比县令还要低一等。
只能算八品的官。
再低就低到九品淄衣捕头了。
那就到官吏中吏的层次了。
虽然同进士有这么多问题,但那也仅仅只是跟进士比,跟那些没考上的举人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温君觉年纪也不小了,怎么都不可能放弃这次成绩再考一次了。
因此,自然只能努力接受。
并且继续准备接下来的殿试。
他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够混上个同进士,其实就已经是上面的考官放水了,而考官之所以敢放水。
那也是温宿帝御批的。
算是给温家的一点小奖励。
进士和同进士这些功名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很重要,也很难得,但是对皇帝而言,别说每三年就能有大几百个的同进士了,就是状元和探花,那每三年都还能有一个呢。
分一两个当人情。
完全属于无所谓的事。
如果不是温君觉写的文章的确不怎么样,不好往上面弄,那就是正统进士,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再说后来的殿试。
一般来讲,殿试除了前四名可能会与先前的会试不太一样,需要皇上朱笔御批之外,剩下排名基本都差不多,不会有太大误差,因此温君觉自然是顺利通过,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年排名最后的同进士。
并且被分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小县城当县令,总体来讲比其他没有任何背景的同进士已经好多了。
之后自然就是举家搬迁。
前往工作县城。
当然了,这次举家搬迁乔木他们就没跟着了,只是温君觉一家拖家带口走,毕竟他们已经分家了。
而且就算没分家。
那也不可能让他大哥一个正统的从五品,跟他去他那边工作吧。
就没这么干的。
儿子这边都安定了下来,走上了正轨,孙子那边也顺利地傍上了皇帝,此后,乔木自然就毫不操心的过上了老太君的日子,总体来讲生活都还算惬意,唯一有些不太满意的大概也就是这时候各种娱乐活动相对较少,以及旅游比较困难。
不过这也没办法。
时代局限嘛!
最后有时候实在闲的没事,乔木就偷偷摸摸的乔装打扮成一个道姑模样,前往京城附近的各大佛庙道观以及其他相关场所给人算命。
几年竟搏出了个仙姑名号。
好在乔木乔装手段不错,手里还有各种好东西,因此混了十几二十年都没有掉马,甚至还把那些达官显贵找她当成一个乐趣,闲下来就跟他们捉迷藏,心情格外不错。
当然了,这是乔木。
她那个穿越的孙子的确不愧穿越者之名,虽然对各方面技术都只知道个皮毛,前期也犯了不少蠢。
但好在工匠足够给力,再加上他本身也给皇上创造了足够多的利益,因此倒也顺顺利利的发展了下去,不但在三年之内顺利的中了进士,而且还在十五年之内,成为了朝堂之上最为顶尖的那一小撮人。
并且还在温宿帝临死前被任命为三大顾命大臣之一,基本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