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花钱保平安花的钱,远远低于想要打赢对方需要花费在军队上的钱。
交岁币保平安,每年的资金是固定的,可是如果要花在军队上提升军队战斗力的话,那可是一个无底洞,而且这个无底洞能不能起效果还不一定,两者相比较,自然就有人不愿意花钱提升军队实力了。
河间府城上
李耀看着不远处那密密麻麻的北辽骑兵也是头疼的很,忙问道:
何刺史,城内还有多少士兵?
你又有多少信心?
李府尹,城内最多只能凑出三千士兵,如果边军和救援及时赶过来,那我倒有信心守住城池,可是如果不能及时赶过来的话,那恐怕就真玄了,我也没有太多的信心。
何刺史虽然也很想拍着自己胸脯保证自己能行,可是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没那能力就是没那能力。
他们这边一直都是八十万大军或者百万大军,才能跟北辽的十万大军对抗,如今他这城池总共只能凑出三千士兵,里面还有一千的老弱病残,如何能与骁勇善战的北辽骑兵对抗,能守一会儿已是不易。
消息已经派人传出去了。
如果没有意外,三天之内必然会有援军过来,你只要坚守城池三天就可以了,大家性命可都在你们手里,接下来,你还是自己来吧。
我也不通战术,就不打扰了。
李府尹这时已经肉眼可见的看到北辽骑兵快逼近护城河了,所以赶忙叮嘱两句,便匆匆下了城墙。
这刀箭无眼的,站在上面实在太危险了,还是赶紧回官邸吧。
回头再看看形式。
要是能熬过去就在这边死守。
要是熬不过去的话,那得早点想办法离开这个城池,可不能留在这边陪丧,奋斗了好几十年才坐上这位子,就这么死了也太可惜了。
李府尹走后,何刺史这才开始按部就班的调兵遣将,拿出各种惯常的守城手段,准备应对辽兵。
之后,毫无意外的没守住。
只坚持了一天不到,或者说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辽兵给攻上了城池,打开了城门,万余辽兵全部都杀进了河间府城池当中,开始大肆屠杀百姓和抢夺金银珠宝。
当然,主要针对富户。
不得不说,只要不是面临屠城的情况,一般穷人反倒比富人要安全一些,毕竟,贫民窟、难民棚这种地方,那些士兵根本就懒得走进去,就算进去也捞不到什么东西。
收刮一家富户的收获,指不定比搜刮一整片贫民窟的收获都多。
因此,自然得找有钱的。
而也就在这时候,李府尹很不出人意料的逃了,带着一小支三百余人的军队,护送他逃走了。
辽兵并没有派人追击。
他们忙着抢钱呢,哪有空管一个逃了的官员,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要是皇帝他们追过去差不多。
抢完钱之后,北辽的将军派了一些人把抢来的金银珠宝和奴隶女人拖拉着带回了北辽,剩余军队依旧往河间府附近的城池村庄扫荡。
等都扫荡完了。
才开始往真定府进发。
第269章 百岁女将佘太君(3)
北辽军队并不会打下一个城池回去,他们会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到北宋出动十万大军,或者他们被某个将领打败了,吃了些败仗,才会撤兵回辽,这是他们的往常惯例。
因为他们吃准了,宋军不会追过去,不会追到辽国境内打他们。
怎么形容呢?
当年签订过一些协议和岁币之后,辽国其实还是可以时不时的侵关的,只要不大规模攻击就可以。
可是北宋不行。
北宋担心会惹恼辽国,所以很早就下了命令,不允许本国将领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攻入辽国境内。
当然,实际也没人有这能力。
可不管如何,北宋这边以文压武的局面,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北宋将领们的自由发挥,使得他们在很多时候,明明有能力打败对方军队,但是却根本打不败对方。
这么说可能就会有人觉得前后矛盾了,但其实并不矛盾,在全力发挥的情况下能够打败对方,但是奈何现在的北宋将领们根本没有办法,或者说没有权利全力发挥。
很多时候,军队指挥甚至要听上面文人的命令,武将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带兵的权力,这跟纸上谈兵没什么区别,兵者诡道,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不走寻常路。
没有自由,又哪来以弱胜强?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可没有哪次是光明正大应对的,那都是走的兵者诡道的路子,没有自由就没有诡道兵法可言,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以弱胜强,只能正面对抗。
可骑兵与步兵本就不一样。
时常失败也就很正常了。
……
真定府郊,兵营内
乔木一进去就被人认了出来。
几个部将赶紧出来迎接,杨家军的将军时常战死,每隔几年就会换一个,可这老太太却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一直屹立不倒,因此,他们可能不认识新来的杨家将军,但是绝对不会不认识这位佘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