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汇总到各个布政司的户科,统计核算完毕之后交到户部,户部只要审核各个布政司交上来的东西就行了。
这样拆分下去,不会出问题吗?朱高炽听得出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可同样也听得出其中的问题。
户部的审核是值得信任的,因为户部做的是全国的总预算,即便有问题也只是错误和疏漏。
但下放到地方的话,就难免有官员趁此机会多做一些数字或者以次充好,然后从中中饱私囊了。
即便他们只是审核,在审核的时候添加删改一些条目,这也是泼天的银子。
这件事就算有着气运罗盘的监视,也是很难发现的。
要知道气运罗盘虽然能够监视整个大明朝的气运、民心变化,但只要对国家的气运、民心没有损害,或者说不造成减少,就不会再气运罗盘上被显示出来。
说的简单一点,就好比一件事情原本可以增长十点的气运和民心,但现在有人从中渔利,将原本能做到十点的增长只做到了八点,而那两点差额的部分被他从中捞了好处。
只要他的做法不是以损害大明的气运、民心为手段,这些便不会显示在气运罗盘上。
这件事情原本大明朝上下都是不知道的,绝大部分官员也都因为气运罗盘的出现而做事兢兢业业。
但奈何仍旧有人管不住自己的手,依旧想要捞好处。
毕竟千里做官只为财,真指着朝廷发的那点俸禄,难道让堂堂官老爷的夫人也出去缝缝补补来补贴家用吗?
这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这官老爷的脸面还要不要?
更何况就算真有清官愿意这么干,他老婆也不介意抛头露面的做些活计补贴家用,可这钱也还是不够花的。
这才是明朝时期虽然朱元璋反贪力度千古未有,但明朝的贪污情况依旧十分严重的根本原因。
大官还好说,那些基层小官若不是想点办法捞钱,光靠朝廷发的俸禄那是真日子过不下去!
这两年因为朝廷有钱了,尤其是大明钱库发型的汇票开始逐渐取代原本已经贬值严重的宝钞,官员们的俸禄相对来说比以前还是有所提升的,再加上气运罗盘的威慑,贪污的现象算是有一些好转。
只是有些人成了习惯,有些人纯粹是为了贪污而贪污,总之贪污并没有在大明消失。
而朝廷也是在查办一起贪污案的时候才发现,只要不损害气运、民心,贪污这件事是不会在气运罗盘上显示的。
被朝廷查到的那起贪污案也正是如此,犯案的官员并没有什么渎职或者损害国家气运、民心的举动,事情他确实尽职尽责的完成了,验收也是按质按量的合格。
但他却收受了承办事情的富户的孝敬,将原本可以交给更有能力的富户来办的事情,交给了孝敬的富户,以至于事情做的只是合格,而不是最好。
如果不是朝廷查到了他贪污的事实,这件事也不可能被发现。
也正因为如此,朱高炽不得不担心有人借着审计预算的机会,从中捞取利益。
对于这一点,朱瞻埈倒是依旧表现的无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真指望天下所有的官员都是清正廉洁的,这是不现实的。就算气运罗盘能够显示所有的官员是否贪污受贿,朝廷也止不住这种事情的发生。
人家只要不送给你这个当官的,甚至是让你这个当官的自己都不知道,这事情又从何查起?
修行之人虽然能够以大衍之术推演过去未来,却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推算清楚。
就像户部不可能审核所有预算的细节一样,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也就可以了。
当然,爹你要是真的不放心,我倒是也能在朝廷设立一道更细致的监察制度,保管事无巨细都查的一清二楚。
而且朝廷也不是没有监督机制,锦衣卫在我这训练了几个月,他们也该回去发挥一下作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捡起来了。
在朱瞻埈看来,指望天下没有贪官这件事是不现实的,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其实更在意的是朝廷和官员在位置上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就好像有一个官员是贪官,但他为官一任却始终造福地方,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自己只是趁机从中捞了一些好处。
而另一个官员则是清官,但他为官一任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为官一任在地方上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百姓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
让一般老百姓来选择的话,他们恐怕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而非后者。
这虽然听上去有些诡辩,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也映射了大明朝大部分官员的现实。
真正让老百姓憎恨和厌恶的是那种贪财还压榨百姓的贪官,损害他们的利益来满足自己贪欲,这才是老百姓所不满的。
至于说真正有能力又清廉的官员,这始终是少数。
就好像后世人人都说海瑞是个清官,可这天下又怎么可能人人都是海瑞呢?
你训练的那批锦衣卫能用了?朱高炽听到朱瞻埈的说法,也明白事实的确如此,他也确实不指望天下都是清官,于是便关心起了朱瞻埈所说的锦衣卫的事情。
朱瞻埈肯定的点了点头:带他们去完成一场毕业考核,这把刀就可以用了。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