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海贸之利
南京城中,出征的大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大军出发前的一切。
有了朱瞻埈的指点,又有丰城侯这样的老行伍做副将,朱瞻基这次平叛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十分的充分和完善。
通过朱高炽的帮忙,朱瞻基求到了户部夏元吉的头上,让他通过户部向民间购买了大量的瓷器和丝绢,用以抵消这次大军出征本应拨付的军粮。
夏元吉对这件事倒是乐见其成,以他的眼界当然能看出这样做的好处。
以前之所以不这么做,一方面是没有这种意识,毕竟没听说过大军出征不带军粮,而是到地方之后再去购买军粮的。
其实在过去,就算夏元吉想要这么做也没有办法。
在大明本土打仗的时候无非两种情况,对敌或者平叛,地方上的粮食要么是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征调,要么是已经被敌人弄走,通常来说不会给你购买军粮的机会。
而且与其花费那个时间和精力,耗费金钱去买粮食,还不如让大军去就粮当地。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大明本土的粮食产量就那么多,即便真的花钱去买粮食,能买到的也有限。
就更不用说粮食运输在古代是个损耗非常严重的事情了,那是十成粮食路上就要吃掉七成的高损耗。
但这次不仅是运输中损耗很低的海运,还是采用带财货过去,直接在当地购买粮食的做法,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保证买来的十成粮食有九成半能送到大军手上,而损耗的半成还是粮食淋了雨发生霉变之类的损耗,而不是在路上就吃掉了。
所以夏元吉在核算了一下开支,以及问清楚了南洋那边是否真的能够支撑大军的粮食消耗之后,便同意了这件事情。
随后户部开出了二十万两的汇票作为朱瞻基这次大军出征的军费,以及拨付给了他十万石的粮秣作为大军先期的军粮。
户部开出的汇票并没有直接交给朱瞻基,而是由户部出面向民间的瓷器和丝绢商人下订单,并大肆收购市面上的瓷器与丝绢。
二十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听起来似乎并不少,但实际上这对于大明的民间市场来说只能算是一笔比较大的订单,还没到能造成什么巨大影响的地步。
事实上,此时大明的民间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程度。
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在经过了洪武、永乐两朝的积累之后,大明的经济也已经恢复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
固然有人会说什么靖难把洪武一朝三十年的积累都打光了云云,但事实上靖难之役绝大部分的战斗都发生在北方,被打烂了的是河北、山东等地,而作为大明真正根基所在的江南七省却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
可以说江南七省也就是在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争夺天下的时候受了一些战火,在这之后江南七省作为大明起家的基本盘,几乎一直都没有经受过什么战火。
这经济自然也就发展的很好,民间的手工业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不然得话,永乐一朝也不会有钱和技术搞下西洋和北征了,江南地区也不会在明朝中后期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
所以区区二十万两银子的订单,虽然是笔大生意,但却也只是一笔大生意而已。
想要让其能够影响到整个江南七省、乃至是大明两京十三省,这还远远不够。
不过对于夏元吉和朝堂上那些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人来说,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其所蕴含的利益却是十分惊人的。
在郑和船队的运作下,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分批次运抵南洋,在南洋诸国的港口进行了抛售。
仅仅只是第一批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抵达南洋,南洋诸国便为之震动,船队每到一处港口便引得万人空巷,当地但凡有能力出得起价格的富商和贵族竞相购买大明的瓷器和丝绢,颇有一种一时之间洛阳纸贵的感觉。
当郑和船队抛售完了所有货物,返回交趾布政司将交易得来的粮秣移交给朱瞻基所率领的平叛军队的时候,统计出来的粮食共计二十六万石,其他财货共计折合白银三十万两,获利近十倍。
粮食自然留给了朱瞻基以资军用,而财货则被船队运回了大明,随后在户部的操持下进行了发卖,最终价值三十万两的货物卖出了五十万两的价格,而这还是因为户部是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发卖,并没有卖出高价。
根据户部官员事后统计估算,这批货物至少应该能卖出七十万两到八十万两左右的价格。
最后所有数据合算完毕送到夏元吉手上的时候,这位见惯了钱财的大名户部天官,依旧被这一趟的收益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五万两的货最终换来了二十六万石的粮食和五十万两银子,获利超过了二十倍!利润之丰厚让夏元吉都瞠目结舌。
朝野上下在得知了此事之后,也都陷入了极大的震撼之中。
这些读四书五经的夫子们什么时候见过如此丰厚的利润?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海商还不是后世那群已经将势力建设的盘根错节,在朝堂上也有自己扶植的官员的超级政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