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常说倭国所谓的战国时代是村长械斗,这话说得确实偏颇了一些,毕竟倭国当时战争的规模也还是有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的,到了战国时代的末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时后,几万、十几万大军也还是凑得出来的。
但那是有强势大名能够统合地方,才能拉得起来的大队伍。
织田信长最著名的桶狭间奇袭,对面的今川义元准备上洛的军队也才两三万人,倭国的军队规模可见一斑了。
辽东三王加起来九个卫所的兵马虽然才五万多人的样子,可对于倭国来说这就是他们难以抵挡的大军了。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倭国还流行武士+农兵的配置,和明军的职业士兵相比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战力差距,以及双方武器装备和人种身高上的差距,怕是要三个倭国的士卒才能和一个明军士兵战斗。
这个时代的倭国,虽然是室町幕府的鼎盛时期,但能够动员的兵力却也是不多的。
要知道即便是到了万历年间的战国时代末期,按倭国人算粮食产量的算法,倭国全国的总石高大约是两千两百万左右,按一万石出兵两百人到三百五十人计算,这也就是四十万到七十万人左右的理论数据。
真实可动员的全部兵力,满打满算也就是五十万到六十万的样子。
而这还是将近两百年后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都已经统一倭国之后的数据,可想而知如今还是明初的永乐时期,倭国能够动员到这一半的兵力就已经算足利义满对倭国和麾下大小大名控制有力、榨干了他们的人力了。
然而指望满打满算可能也就二十万的倭国农兵,想要击败六个藩王外加郑和船队的十万精锐明军?
倭国唯一的胜机也就是祈祷再来一次所谓的神风,像摧毁元朝人舰队那样摧毁大明的舰队了。
果不其然,辽王朱植当年也算是饱读诗书,看过关于元朝的史书,自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朱瞻埈不慌不忙的说道:倭国六月到九月间为台风多发的季节,这一点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天文记录是可以对应得上的,所以我和宁王叔祖这一路要抢在六月之前出发,七月的时候至少要在济州岛建立起据点和港口,供大军停泊船只和驻扎。
至于辽王叔祖你们这一路,也要在郑和船队的配合下,在七月前抵达小琉球国,不然遇到台风的话可是会延误军机的。
八月修整一个月,也让士卒适应一下海外作战的环境,同时静待国内秋粮收割,以及躲避台风。
待到九月之后,便开始从国内将准备好的军粮运到济州岛和小琉球国,十月一到,两路大军便齐头并进,一举拿下倭国!
这两天作者复阳了,浑身难受,更新估计会有点不稳定,见谅。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