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下面人等端了一碗牛羊下水煮成的热汤上来,一时事急,席面也还没整治好,倒是这热汤面上两只荷包蛋,便教沈括还没吃,只看着,一下子似乎就有了些活气。
李宪没有催他,由着沈括吃完那热汤,方才问道:咱家开口问了,便是想听真话。
沈某说的,当然也是真话。沈括难得硬气了一回。
然后他正了衣冠,却向着李宪说道:李公公,你不知道刘经略相公之大能,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通,如此人杰,自然使人甘心崇拜!且住,你问我,便听我说完。
却是李宪要反唇相讽,被沈括截住了。
不过他说的话,倒是能让李宪认同,毕竟要问别人事,总得让人说完才好下判断。
我曾修文,说是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李公公,可有错么?
李宪这些年,在永兴军,在太原府充当走马承受,于军事方面,他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沉吟了几息,却就摇头道:何错之有?咱家记得《荀子议兵篇》,正是说魏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沈括便笑了起来,抚须道:然刘经略相公,只一眼,便一针见血,沈某听闻之,初尚不信,后问之军伍,果如是,尤不信,再亲身以行,确如是,方知刘经略相公之大能!
刘瑜一眼就认为他这说话是错的,沈括也没有因为刘瑜说他错,就认错。
而是先去找了军队里的人咨询,军队里的人跟他说刘瑜说得对,他还不信,自己去试了,果然如此,然后才相信。
如此之事,不胜枚举,所以,得刘经略相公相托,沈某敢不粉身以报?沈括说到这里,也是动了意气,一张脸都胀红了起来。也说明了他为什么会听刘瑜的话,不是忠义,别跟沈括谈这个了,他对卖完苏轼这知交,再卖了百姓军民,他有什么忠义?他会听刘瑜的话,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刘瑜比他更聪明,至少沈括是这么认为的。
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人质情结了。
被刘瑜拘起当人形计算机习惯了,习惯了刘瑜不断抛给他各种难题。
不过李宪没听明白啊:沈存中,这到底错在何处?魏武卒操十二石弩,你说现在的武卒,能操九石,现在的九石,相当于古时代的二十五石,没问题啊!
刘经略相公言道,魏武卒是全负重武装越野,今武卒是校场演武,不可同等而视,若按魏武卒旧事,今之武卒,恐不能操古之六石弩。下官试之,确如是。沈括一边说,一边苦笑。
看着李宪还不太明白,沈括就把那一段原文都背了出来: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