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说到底,沈括没有真的马上就走,他接到书信之后,在京兆府逗留了一天多,让刘府的下人都出去,说是筹粮募兵什么的,搞得声势很大,几乎整个京兆府都知道,沈括领了刘经略相公的均令,要去秦州给刘经略相公打前站。
对于京兆府的官员和士大夫们来讲,他们对于沈括这人是有看法的:沈存中啊?此人为求官,无所不用其极,非君子也!
这是士人的看法,至于有差遣的官吏们,往往笑了笑,便不开口。
没有任实职,那自然可以高谈阔论,有正经差使的人,打狗看主人,没有谁想去跟刘瑜闹不愉快,别说刘瑜出任秦凤经略安抚使的公文,在行文给刘瑜的同时,就已行下来。其实之前那任经略安抚使,病死或被病死在任上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下一任,大概也只能是刘瑜了。
这时节,要是把刘瑜搞恼火了,说一声他不去——他完全可以称病啊,之前朝廷那么对他,刘瑜真不去,整个大宋的舆论,绝对同情他的会居多。好了,那到时谁去?谁恶了刘瑜,人家称病时顺便给举荐一下,那怎么办?
所以京兆府,有差遣的官员们,都特别给沈括面子——谁也不想去接秦凤经略安抚使这个差使啊!要因为得罪沈括,恶了他后面的刘瑜,那就是个大麻烦,刘瑜是个护短的,这时节谁还不知道?真惹恼了,刘瑜真说他不去当这劳什子经略安抚使,那谁去接任?
不是不想当官,再好当官,也得有命当才是,李师中、窦舜卿就不说了,连韩缜都落不了好,刘瑜去了一趟,大家以为没事了,结果刘瑜一卸任,再派人去当这经略安抚使,却落个壮年病死任上。
到时刘瑜称病不去顺手给举荐了,被荐者去不去?朝廷又不曾象亏欠刘瑜这般,如今边关有事派了差遣,被荐者畏死不去,以后还要在官场混,那就是巨大污点了;去?就没被病死在任上吧,王韶那性子,哪里又是好配合的?李师中、窦舜卿的例子就在前头呢!
刘经略相公,从不曾走眼,不见得沈存中,便不济事。京兆府的官员,聚会喝酒时,往往都这么说。不见得,就是或者的意思,其实更深一层的意思,无非就是,也许有可能,沈括能行吧,但大体上来说,是不行的。
听者往往也大笑起来:是、是,沈存中说是去为刘经略相公打前站,筹粮募兵,当真别出心裁!经年老卒不要,杀过人,见过血的贼配军不要。偏生要什么良家子,哈哈哈,好人家的儿郎,谁会去当兵?便是去了,上了阵,如何能厮杀?
这不好说,不好说,或者,刘经略相公,有什么特别的章程,付于沈存中嘛。接着肯定便有人这么打圆场。然后大家都称有理,反正意思都表达了,把话兜回来,也不算得罪了刘瑜嘛。
沈相公,募兵一日,只得十数人。府里的管事,却是来向沈括汇报。
而另一位管事,更是苦着脸道:若无约定的印信,那行铺里掌柜,无论如何也不肯拿出钱粮来啊!这可如何是好?
沈括却是一点也不慌乱,点头道:这个是自然,经略相公立的规矩,若是这样就能乱了,还叫什么章程?在这些管事面前,沈括是很注意的,绝对不会去称刘瑜的字,以免传到刘瑜耳里,觉得自己不知道分寸和上下,只听他又对着这两个目瞪口呆的管事说道,那十几位募来的壮士,先在府里安置下去,等着经略相公到了京兆府,再请经略相公做安排便是。
说话之间,剥波匆匆入内来,沈括便打发走了这两个管事,对着剥波问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