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七八分钟,那名干事过来,带着吕冬和吕振林去了旁边的办公室,有人从办公桌后面站起来,主动上前与吕振林握手。
吕冬同学。杨烈文也与吕冬握了下手:我们又见面了。
杨镇长,你好。吕冬不会缺了礼貌。
同时快速扫了一眼,这位年轻镇长戴着金边眼镜,穿着白衬衣和黑西裤,衬衣扎进腰里,腰带头亮到反光。
非常注重个人形象。
杨烈文与吕振林说话,吕冬明智的保持沉默。
泉南已经定性青照河洪水为五十年一遇,宁秀镇虽然出现了吕家村和马家村这种千钧一发的险情,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决口,全部平安度过。
对杨烈文来说,危机成功化为机遇。
不过,吕振林想要的更为现实。
这场洪水影响挺大,邻村给了很多援助。吕振林考虑的永远只有吕家村:说是无偿救援,吕家村不能真当免费,要有所表示。杨镇长,你看统筹提留这块,能不能松松绑,让吕家村喘口气,压力真挺大……
杨烈文从机关下来的,以前没仔细研究过,这两个月深有体会:老吕,我知道吕家村难,镇上也在想办法帮吕家村解决实际难题。建筑三公司的砂石,我已经沟通好了,他们算无偿捐献,不收一分钱。
说起这件事,吕振林有点不乐意了,老一辈的村带头人,也不太买年轻镇干部的帐:三公司管事的是我五弟,他哪出来的?杨镇长,你不知道?
杨烈文这人太能钻空子,说不定接下这差事时,就知道管三公司的是吕家村出去的人。
这些在大机关混过的,个个人精!
杨烈文刚来,作风相对柔和,但仍旧是吕振林的顶头上司,而且坐在这个位置,必须考虑全镇情况:这场洪水,宁秀镇难的不止吕家村,吕家村松绑,其他村呢?工作还要不要开展?老吕,你要从大局考虑。
吕振林剑眉抖起来:别的村我不管,我是吕家村的,我只管吕家村!只对吕家村负责。
杨烈文不得不加重语气:老吕同志!
地方小团体主义!这些人眼里,只有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吕振林懂得组织纪律,没有再争,说道:吕家村河堤需要重修,小学的危房报告我一年打两次……
杨烈文也头疼,但工作需要一项一项做,着急更容易犯错:等忙过这段特殊时期,再研究。
他看了眼吕冬:老吕,你去三楼。
吕振林明白:我去找老梁聊聊。
老梁是镇一把手,但即将到点,不太管事了。
第26章 品学兼优
洪水过去了,但重新修缮青照河河堤是个大工程,更是全县一盘棋,别说吕振林和杨烈文,连吕冬这个完全体系外的人也知道,这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重修吕家村的村小学同样不容易。
吕冬读小学时就是危房,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危房。
小学里面上百棵大树越来越粗,教室越来越破。
吕冬有点出神,想到曾经玩过的网络游戏,要有个现实版的召唤技能多好,发动大招——召唤古仔!
当然是二十年后的。
作为全镇数一数二的人物,面对吕冬这个少年郎,杨烈文脸上全是随和与亲切。
吕冬同学。杨烈文从机关上下来,与一般乡镇干部不同:这次抗洪,宁秀涌现出不少具有大局意识、敢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同志。
吕冬分得清轻重,一直保持礼貌与尊重。
你的表现有目共睹。杨烈文笑着说道:你应该听说了,县里有个表彰会,镇上为你申请到先进个人,已经批了,到时你要上台领奖发言,有个心理准备。
吕冬很想问问有多少奖金,但理智压过冲动,礼貌笑道:谢谢领导关心。
宁秀镇扛过五十年一遇洪水,危机变成机遇,但杨烈文懂得机遇不会自动掉下来落头上,而是要用主动去争取。
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就是手段之一。
杨烈文下来真想做事,但他同样清楚,想做事的前提是能坐在做事的位置上。
否则,你有再大本事,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吕冬不会考虑体制内那些复杂的事,想法相对简单点,有荣誉当然是好的,物质激励一下,干劲会更足。
杨烈文又说d县电视台可能会有采访,我会让人提前给你稿子,不用慌。市里报社会有记者下来,应该采访不到你。
吕冬不笨,知道这时候该说什么:我听领导安排。
杨烈文对吕冬相当满意,要是每个人都有这觉悟,工作就好展开了。
这少年从第一次见到,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有点惊悚,但无疑是个积极分子。
吕冬想到整天放盗版港剧港片的县电视台,貌似就俩自制节目,点歌台和青照新闻,采访的话,估计是后者。
青照台在这年代算比较克制的,有些小电视台连徐老师的艺术片都敢放。
杨烈文想到另一个关键问题,轻咳一声,问道:高考估分了吗?
吕冬心说咋又聊到高考上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