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伯府是冤枉的,他们都知道,虽然没找到陷害真凶,却也给文远伯府平反了,查抄之物悉数奉还。
他们想着这案子差不多就算了了,没想到文远伯府还继续往下查了。
这证据……不重,可压在他们心头沉甸甸的。
难怪皇上要把他们都叫来了,这案子搁谁手里都是烫手山芋,三个人一块儿查,力量大,倒霉也有个伴。
没法拒绝,只能领命了。
从御书房出去后,刑部尚书擦了下头上的冷汗,望着大理寺卿和督察院刘大人道,两位看这案子……。
大理寺卿一脸苦笑,皇上还算体谅我们了。
孙家是皇亲国戚,但文远伯府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咱们只能依照国法办了。
依照国法,就得把孙家入狱。
这根本就是没有选择的事。
三人一同去了刑部,然后亲自大人去包围孙家,把孙家上下都抓了。
这事一传开,太皇太后气病倒了。
孙家是她娘家,这一被包围,太皇太后颜面扫地。
太皇太后一病倒,皇上就得去探望。
太皇太后根本不见他,还来看哀家做什么,干脆直接把哀家气死算了!
皇上头疼的紧,太皇太后这是拿命逼他撤案啊。
可他已经答应沈钧山彻查到底了。
即便是皇亲国戚,那也不能为了一点兵权就做出诬陷人通敌卖国的事,伤忠良的心,让先皇背负昏庸的骂名。
他才刚登基,也需要办件轰动的案子来树立君威。
孙家不长眼,正好撞这个节骨眼上了。
皇上问了问太医太皇太后的情况,太医说情况不妙。
毕竟太皇太后年纪不轻了。
照顾好太皇太后,若是有什么好歹,朕唯你是问!
丢下这一句,皇上转身离开。
既然太皇太后不见他,他何必苦守在这里,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大事要他处置呢。
皇上就这么走了,他要真进来,没人敢拦,明摆着就是不愿意进来,过来也不过是做为孙儿不得不装装样子走个过场。
太皇太后一生气,病的更重了。
沈钧山把案子查的很清楚,毕竟走了这么多天,没有确凿证据,怎么可能撼动得了有太皇太后做靠山的孙家?
孙家一入狱,仗着是皇亲国戚,张开就叫冤,问话就是不知道。
这明显不配合的态度,也有点激怒刑部尚书了。
这都证据确凿了,还这么冥顽不灵。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他们要主动招供,皇上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也会从轻发落一点儿。
这样的态度,皇上岂会饶他们?!
什么都问不出来,逼的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他们要给孙家用刑。
孙家养尊处优,走到哪里都被人奉承,哪里受得了板子,三十大板一上身,命就没了一半了。
对于陷害文远伯府的事亦供认不讳,不过只孙大人一人认罪了。
陷害文远伯府是他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关。
刑部尚书继续盘问,他是把这案子交给谁去办的,把孙家二房给牵扯了进来……
三天后,案子查清。
早朝上,刑部尚书当着百官的面向皇上禀告。
皇上怒不可抑,孙家身为皇亲国戚,竟然做出这样诬陷忠良的事,害先皇遭人唾骂,罪不容赦!
依照国法,该如何判?!
刑部尚书硬着头皮道,罪魁祸首判斩立决,其余众人,男的流放千里,女的充作官奴。
只是他们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人,官奴实在有伤太皇太后颜面……。
其他大人也纷纷站出来替孙家求情。
皇上冷笑一声,孙家要顾着太皇太后的颜面,就不会做出陷害忠良的事!
正要让刑部严惩,远处一公公跑过来道,皇上,不好了,太皇太后气吐血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