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这不是巧合(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次ri,方应物按照约定,前往城里浙江布政使司衙门拜访宁师古。

至于礼物,方应物随便买了把jing致的折扇,然后亲笔抄一首诗上去,他向来就是这么做的。不但价格便宜量又足,又显得雅致不俗气,同时还可以为自己诗词扬名,可谓是一举多得——反正肚子里存货还够用的。

杭州城作为浙江首府和东南前三的大都会,城中衙署数目当然是非常多的。比较知名的有三司、杭严道、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以及察院、织造局、卫所等等。

这些衙署在分布上有个特点,大部分衙署都集中在西半城的中部,涌金门、清波门内之间。这片地方衙门密度极高,可谓三步一衙,五步一署,几乎就是一座挨着一座连绵修建的。

方应物从武林门入城,一边打听一边沿街向南行,约摸走了一多半路时,忽然望见前方街口处人头攒动。

又走得近些,却发现这里是杭州织造局衙署附近。在大街中间,有一团火堆,地面上还零零散散扔着一些物事,数十人围着指指点点。

方应物好奇的竖起耳朵听别人议论,原来是刚才在这儿闹了一场冲突,混战中而织造局一辆运丝车遭殃被烧了。

方应物看完热闹便继续向南,布政使司衙门就在织造局南面一里多路程的地方。

穿过当街牌坊,方应物走到布政使司衙署大门这里,却见今ri要拜访的前辈宁师古宁衙内站在石狮子旁边,不停地东张西望。

看到方应物,宁师古迎上前打招呼道:方贤弟,愚兄等候多时了!

能出门迎接就是超规格待遇了,更别说提前在大门外等候,方应物虽然自视不低,但也知道自己的分寸。所以宁师古这大礼可真让方应物受宠若惊,在下何德何能,敢劳驾宁前辈在此久候?折杀我也!

宁师古摆摆手道:你真误会了,刚才有数十乡民在此上书闹衙,我担心挡着你进不来,所以出来看了看。

居然有人在布政使司这里闹衙?却说天下承平ri久,江浙地方风气渐渐解放,闹衙的事情时有耳闻,但当前一般也就是闹闹最底层的县衙而已。

在方应物的记忆里,以后到了万历年间,民众闹布政使司、闹巡抚都是有的,但在成化朝的民风应该还没到这个地步。

故而他十分惊讶,很有统治阶级腔调的问道:是何方刁民?竟如此大胆!

宁师古唉声叹气道:说来话长,今天就不谈了。

两人在门口寒暄几句,正要进门时,忽有仆役从外面回来,对宁师古禀报道:方才衙前刁民被劝去后,小的暗暗跟随他们,见他们往北出城。

但路过织造局时,那批刁民又与织造局运生丝的人起了冲突。听说是织造局的人太跋扈,马车撞了人,把那批刁民惹怒了,双方当街互殴,还烧了织造局的车辆。

方应物忍不住出声问道:眼下这些人去了哪里?

那仆役看了看方应物,又看了看宁师古,这才答道:烧了运丝车,他们也知道惹了祸事,便四散而逃,追之莫及。

宁师古对前来布政使司衙门闹事的刁民没好感,但对以盘剥摊派为能的杭州织造局也没好感,听到这里小声嘀咕了一句:狗咬狗。

方应物暗笑,这宁衙内倒是个直爽人。但他随即心头一动,通过这句嘀咕,可以看得出宁衙内对织造局很没有好感?便开口道:在下斗胆一问,藩台与织造局素来关系如何?

宁师古如实道:织造局那些阉人专好敲骨吸髓、惊扰民众,地方府县也不堪其扰。家父屡加劝止,所幸能阻挡一二。

这真的会是巧合么?近年来饱受yin谋历练的方应物习惯xing皱眉思索片刻,有所醒悟后对宁师古道:宁前辈还是速速告知老大人,对今天的事情要当心,我看其中有古怪!

宁师古疑惑不解,他没看出有什么古怪的,要说奇也有,刁民和织造局的人打群架也算一桩。可是织造局的人跋扈惯了,马车撞人惹怒了正在气头上的一群刁民,被群起而攻也是正常。

当今提督杭州织造太监是谁?方应物又问道。

宁师古答道:听说是由宫中内官监总提督苏杭织造,在杭州本地则由浙江镇守太监李义兼管杭州织造。

方应物提醒道:我若是那李太监,必然向天子奏上一本,弹劾宁老大人激起民变,祸及织造局并造成损失。

', '>')('

宁师古也不是蠢笨之人,闻言也立刻有所醒悟。那李太监若真的来这一手,自己父亲说不定真要吃顿训斥。

地方事务千头万绪,谁也不可能万无一失,出问题不怕,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但波及到别人就是无能和过错了,特别是还把织造局财物烧了,某种意义上这也相当于陛下的产业。

只怕还不止李太监!方应物又扔出一句让宁师古不太明白的话。

宁师古一脸的问号,不清楚方应物到底想说什么。

方应物看看周围无人,便指点道:假设今天的事都不是巧合,那背后必有串联!

镇守中官虽然职责号称是安民,但毕竟不是亲民官,只是制衡地方官府的太监而已。所以镇守太监想找来一群刁民上布政使司闹衙,肯定需要其他地方衙门的暗中相助。这才是最值得忧虑的!

宁师古很为方应物的想象力而惊愕。方应物这话就是暗示有地方官与镇守太监勾结,所以才有今ri的这些事情?若真如此,那就必须要jing惕了,他们针对的目标显然就是自己父亲,今天的事情说不定只是个开始。

把方应物请到花厅,吩咐仆役上茶,并请了清客来陪着说话。然后才拱拱手致歉:愚兄去去就来,望方贤弟海涵。

没过多久,宁师古又匆匆忙忙的回来了,拉着方应物便向外走,家父请方贤弟过去说话。

方应物苦笑几声,他今天来只是礼节xing的拜访一下宁师古宁衙内,为昨ri的事情道谢。并没想惊动浙江左布政使宁良,结果还是不低调了。

布政使,名义上的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尤其是在总揽全权的巡抚出现之前。但又因为曾经的布政使权力太大,出于扯皮制衡原则,太祖皇帝将布政使分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

现如今的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宁良宁老大人,也是个做官经历颇有特se的官员了。

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浙江一连当了十几年布政使,这样的官场资历在大明是很罕见的。连续十几年在一个省当布政使,很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独一份,特别是大明官场这个极度重视平衡的体制内。

早在成化初年,宁老大人就升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一直当到了成化十一年,又升为左布政使。然后就一直当到了现在成化十五年

官场传言(其实就是事实):宁老大人能有如此特殊的经历,都是托了前首辅商相公的福气。正是因为商相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宁老大人才能在浙江稳稳当当的做布政使。

毕竟浙江是商相公的故乡,在浙江官员任命的问题上,朝廷一般都会给商相公面子,这也算是一种隐xing福利和潜规则。

若能在一个地方连续当十几年官,那足以将外来户变成土皇帝了。特别是成化十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朝廷罢设浙江巡抚,在没有巡抚的情况下,宁老大人这个左布政使便成了真正的浙江官场第一把交椅。

据说这也是宁老大人升巡抚的事情被搅黄后,商相公所给的补偿,让他当一个不是巡抚的巡抚。所以官场也有句俏皮话,宁良老大人是天下地方官中最接近巡抚的存在。

不过对这么一位大人物,方应物确实没有什么拜访的心思,去年北上的时候路过杭州,他也没去拜见宁良。

这不虚伪和矫情,也不是故意显示傲骨,原因很简单,因为宁老大人太老了。

宁老大人是商相公的同年,正统十年进士,到如今三十多年。商相公都已经致仕,而且那个时代活跃于政坛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故而宁老大人显然也已经进入了官场暮年期。

对于年纪轻轻、看重长期效益的方应物而言,宁老大人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其一,像便宜外祖父王恕虽然也是老头子,但却是历史名人,方应物知道王老头能硬挺到弘治朝,还当了吏部尚书。

不过换做宁老大人,方应物就没什么印象,说明宁老大人也就到此为止了,退休养老也就眼前了。

其二,这种身居高位的老官僚见多识广,小利小义是糊弄不了的,而且多半讲究很多,想交结常常要下大本钱,xing价比很差。若投入太多,万一过两天老人家就致仕,那岂不血本无归?

其三,宁老大人虽然就在浙江布政使高位上,但毕竟不曾入朝,没有执掌过中枢要职,局限xing很大,对全国的影响力很小。换句话说,门生故吏之类资源大概也不行

其四,方应物有几分根底了,气定神闲得很。所以已经不需要像从前那样,什么机会都不能放过,一切可能xing都要抓住。如今即使不结交宁老大人,他也不觉得可惜。

不过分析归分析,既然宁老大人这有渊源的老辈高官主动邀请相见,方应物也不会故意拒而不见,该做到位的还是要做到位,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功夫。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