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盛唐: 分卷阅读417比李元瑷想象中的还要强。
面对江淮水患,李治直接摆驾东都洛阳,率领武百官离开关中,以减轻关中粮食的压力。
隋唐大运河是围绕洛阳运行的,将朝廷牵抵洛阳,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关中粮食压力。
缓解关中粮食压力等同减少江南的粮食压力。
在迁移的同时,李治直接下令任命李元瑷为江淮安抚大使,节度淮南、江南两道府事,直接将淮南、江南的军政大权交给他一人了。
李元瑷手中拿着圣旨,亦觉得这道圣旨重若千斤。
从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李治的压力,这是孤注一掷了,迫切的需要自己立功入京。
依照长安的局面,长孙无忌显然是不想让自己入京的,他忌惮李道宗,将他牵扯进房遗爱的谋反案里,就没有理由不忌惮自己。
这道圣旨能够顺利下达,也是双方再赌。
没有比自己更适合的人选,即便是长孙无忌亦选不出可以代替自己的人来稳定江淮的重担。
李治赌自己能够在此事上大放异彩,从而顺理成章的入京,而长孙无忌赌自己干得有纰漏可找,有拒绝自己入京的理由。
李元瑷心底明白,这好与不好本就是众说纷纭的。
带着有色眼光看人,连诸葛亮这样的人物都能给说成权臣奸佞,秦桧都能洗白,何况是应对这样的大型灾祸。
念及这前后关系,李元瑷更觉得压力倍增。
经过一夜思量,李元瑷做出了决定,北上江淮,亲临灾区。
此决意一出,江南各级官员尽皆哗然,纷纷劝诫。
连小兕子都坐不住了,泪眼摩挲:淮南灾情未明。贸然前往,实在太过危险。哥哥为江南百官之首,大可安排人负责此事,何必亲临?
李元瑷笑着摸着李明达的脑袋道:赈灾关键在于救民,田地没了可以开垦,房屋没了可以重建。人若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经过一夜思量,查阅以往资料,瑷哥哥发现灾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灾后的那股绝望。淳朴善良的百姓他们吃土,吃树皮甚至被逼着易子而食,刚勇侠义的武者为了活下来,落草为寇,行烧杀劫掠之事在绝望之下,任何道德观念就是一层纸,一但戳破,再理性的人都有可能干出残忍之事,一步踏错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唯有给他们希望,才能保证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
没有什么比我带着粮食抵达前线更加振奋人心
第291章 大义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