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及秀也在旧榜那边呼喊:我中了,第四十五名!
旧榜之下,孙承恩不敢置信的看着榜单,旁边的朋友纷纷拱手:恭喜扶桑兄,今日高中会首!
历史上,孙承恩是顺治朝的状元。
这一个时空,孙承恩由于出身常熟大族,被强行分家移民前往山东。他刚开始还抱怨,谁知时来运转,挨着年龄极限考上山东乡试,如今又中了会试旧榜第一名。
几家欢喜几家愁,没中会试的大学公费毕业生,苦笑着离开现场。其实也没几个,往届毕业生,公费的很多都参加工作了。
真正人数多的,是往届大学自费毕业生,此时哭嚎声震天响。皇帝说了,只有一次会考机会,这次落榜就只能去考省府级别的吏员,他们这种自费生连直接外放九品官的资格都没有。
说实话,活该!
即便是自费生,能从大学毕业的也不多。毕业好几年了,还没被官府选用,说明真的不怎么有能力。
而且眼光还高,不愿主动去做事。
真正主动的自费毕业生,早就直接去考吏员了。他们有大学生的身份,升迁速度更快,最早的一批自费生,都已经有人在做知县了。
今后选拔官吏趋于正规化、系统化,可不会再如此顺畅,他们纯粹自己把自己给耽误。
又过数日,中榜者前往紫禁城,到承天殿参加殿试。
新旧两榜,共二百人,天还未亮,就在大殿外苦苦候着。
张兆庸落榜了,李及秀也没啥熟人。他这些天,都泡在钦天院的藏书楼里,并未受邀宴饮结识朋友。
终于,有女官和侍卫在喊皇帝升殿,旧榜第一名的孙承恩,带着旧榜士子排队入内。新榜那边,第一名叫做张守约,却是个广东的小商人之子。
赵瀚想要提拔北方士子,但新旧两榜会首,祖籍全在南方。只不过,孙承恩被强行分家,被迫移民山东而已。
拜见陛下!
二百士子,齐刷刷作揖,按照名次排考试座位。
大殿是遵循物理规则的,赵瀚的声音不大,却能传到靠门的位置:免礼,都坐下吧。
这两百人,已经考上进士,那就不用再玩新花样了,殿试跟明朝一样只考策论。
李及秀很快拿到试卷:三月十五,临策天下贡士。制曰:朕承天应民,君此华夷,亦既有年矣。夙夜持敬,不敢怠恣,一念在民,欲万民皆有所得。今日之寰宇,非同于往时。西有欧陆强番,跨海殖民四海。东有广袤大陆,地广且兼人稀。东西之间,又有奥斯曼、波斯、莫卧儿,皆庞然大帝国也。北方罗刹国,已临北海之畔。此万世未有之大变局,且问华夏中国当如何自处之?
什么鬼?
李及秀有些傻眼,这题目实在太大,是放眼全世界问中国该如何发展。
幸好,他这些天都在读书,若不是通读了《四海图志》,李及秀都没法搞清楚罗刹国在哪儿。
就拿明代的科举来说,虽然会试靠的是八股文,但殿试必然考的是实际问题。
比如朱元璋的殿试,就考过如何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状元卷给出的答案是屯田实边、步步为营。又比如杨慎中状元的卷子,正值刘六刘七起义,殿试考的是如何防止、平定民乱。
嘉靖皇帝有一次殿试更实在,直接问怎么给皇帝理财,原因是他的钱不够用了。
新榜会首张守约,略加思索,提笔就答:臣对曰:三代之时,天下即为中原。秦汉之时,天下方为今之中国。而今之时,天下必为四海诸国。何异也?上古三代,舟车不便,行百里便称远足;农耕不兴,治万人已是不易。当今之世,扬帆蹈海,一去十万里,经年可达也……
譬如西班牙者,欧陆小国,殖民阿美利加,擒土民为奴,攫金银无数。又如荷兰者,撮尔之邦,以商为政,临四海而称霸……
我华夏中国,礼仪之邦也,自不与蛮夷相同。然不可不谋万世,闭门九州而自大,当放眼四海而治政。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化蛮夷以为国民。古之东夷、西狄、南蛮、北戎,今皆为国人也……
域外番邦,不服王化者,皆当教化之。去载兴师,废琉球国而置县,臣已知陛下之心也。此国君臣,阳奉阴违,上欺圣主,下残黎民。我大同中国,理当讨伐,施仁政于其民,此亦仁义之举也。百年之后,琉球百姓,便如古之夷狄蛮戎,因教化而为我华夏子民……
张守约五岁开蒙,读过几年私塾,又读小学、中学、大学。再加上生在广东沿海,长期听闻海外事情,现在又经常看报纸了解国策。他的思路,竟然跟赵瀚高度一致。
(前几天痛风,手脚一动就疼。唉,今后不能喝啤酒、喝肉汤,不能吃海鲜、内脏、豆制品,连小龙虾也不能吃。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