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回答道:已在筹备当中,考试官与监试官还须陛下亲自定夺。
朱国祥道:如今国事繁忙,阁部重臣皆有要务,寻一侍郎做主考即可,主监则由督察院御史担任。其余考试官和监试官,皆在翰林学士当中选用。
宋代吸取唐代科举教训,礼部官员只能做主办方,即筹备安排考场、考号,负责审查考生资格等等。
真正的出题、监考、阅卷等流程,礼部是不得参与其中的,这个规矩也被明清两朝沿用。
朱国祥又问:江西范氏叔侄还未降吗?
兵部尚书赵遹就是个小透明,他代表着赵宋宗室,在大明新朝没啥发言权,朱铭这个太子反而更像兵部尚书。
赵遹回答道:范氏叔侄已占领建州全境,前几日的奏报是,他们在邵武军边境也有踪迹。福建布政使多次派人招降,范氏叔侄一直讨价还价。其杀戮士绅、僧众过多,或许还有疑虑,害怕招安之后被治罪。
张根突然来一句:范氏再不投降,可令李宝发兵讨之。这叔侄俩滥杀无辜,罪孽实在深重,抓到了定要判以极刑。就算愿意招安,也不能委以重任,让他们做县尉已是开恩。
众臣深以为然,范氏叔侄在建州杀地主分田产,其手段比朱铭还激进许多,都快赶上荆湖路的钟相了。
朱铭却笑道:让李宝提兵逼一下,如果愿意招安,就令他们进京,我亲自来问几句。
张根欲言又止,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石元公也有出席会议:金国今年大量迁徙渤海人、奚人,安置在幽云各州定居开垦。听闻麦子收成不错,可谓国力大增!
金人今年没有南下,主要是在消化内部。
渤海人、奚人一直有叛乱倾向,这次迁徙可谓一举多得。既消除了叛乱隐忧,又充实了幽云人口,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且更利于金国征兵。
唯一的缺点,就是金国在迁徙人口时,手段显得极为粗暴。
很多移民安置工作没做到位,致使一些迁徙人口饿死,或者耕种不及时出现饥荒。个别部落还因缺粮而出现叛乱,金国直接派兵镇压,反正造反的杀光了就行。
石元公又说:金国境内很难派去细作,俺们的细作主要在伪宋境内。金国的剃发令,从严施行了大概四个月,由于太多伪宋汉民逃亡,入秋之后稍微有所放宽。现在只是强令伪宋官吏剃发易服,就连那伪宋皇帝都剃发了。
胡安国讥讽道:剃发左衽之伪宋君臣,哪还剩半点汉家风仪?
又聊了许多军政事务,让大臣们更清楚全国情况,这次阁部扩大会议便宣告结束。
朱铭叫上张镗一起离开,低声说:山东虽然趋于平稳,但整编军队时,一些招安的贼寇将领不服。开春之后,我要亲往山东巡视,你回去安排一下路线。
遵命!张镗拱手领命。
如今的火器作坊,已经增加到十处。特别是徐州火器场,虽然刚刚开工,但只要工匠能熟练起来,火器产量能够很快提升。
等到明年夏天,应该能有3000个火枪手,火炮的数量也能增加许多。
只不过新编练的火枪手、火炮手,肯定还得慢慢适应这玩意儿。
花荣已经带着神机营回开封,士兵数量也补到了3500人。其中一半士兵没有武器,只能向老兵借火枪训练。
硝石今年也纳入专营范围,需要朝廷颁发牌照,商贾有了专营牌照才可经营。并且必须优先给火药场供货,剩下的才能卖给民间顾客。
当当当当……
城内左右两处区域,突然传来阵阵钟声。
这时怎有钟声?快去看看。胡安国刚出皇宫,就听到那不小的动静。
不止是他,其他一些官员和百姓,也循着钟声方向去看热闹。
老远就看到钟鼓楼的四面钟,这玩意儿已修了小半年,最近几天才把大钟给安上去。
大庆殿早就摆着一座,但那是小型的,而且不是四面。
无数百姓仰望四面钟,目前只有时针,并没有设置分针,因此难以感受到时针走动。而且无法自动报时,到点了必须靠人来敲钟。
胡安国仰头观望,捋着胡子笑道:此物甚佳,比更漏日晷更方便。
钟面镶着阿拉伯数字,朱铭在借助时钟,顺便推广这玩意儿。
钟楼下面还贴着告示,教老百姓如何看时间。
只听一个读书人念道:这个大钟分早晚,针走一点为一小时。那一竖就是一,早一点即‘子初’。像鸭子的是二,早二点即‘子正’……
宋代已把十二时辰,细化为二十四小时。
比如子时这个时辰,就分为子初和子正两个小时。
而朱铭为了贴合人们的习惯,把现代的小时给整体挪了一个钟。
朱铭版本的时钟,1点在正上方12点的位置,却代表着现代时间的11点。
现代人听着似乎挺绕,古人看着却极为直观。
时针走到正上方一点,子时初(或午时初)就开始了。时针走到两点钟位置,子时正(或午时正)就开始了。
今后午时三刻行刑砍头,听到钟声响起即可做准备。
四面钟开始报时的第一天,一拨又一拨百姓来看热闹。
还有人专门守在那里,不时抬头进行观察,发现时针果然在缓慢走动。
俨然成了东京第一号景观!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