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18章 615【终极舔狗】(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618章615【终极舔狗】

(上一章被卡审核了,修改没通过,两天以后才能再次申请,咱们直接跳过那段剧情。)

(另外,湄公河三角洲,是柬埔寨的地盘,老王搞错了。占城的宾童龙地区,属于湄公河三角洲的边缘冲积带。就开发程度而言,比入海口那一片还好,粮食产量也非常高。)

赵瀚刚回到南京,施慰贤就献上来一本书。

施慰贤是司礼监的掌印女官,游居莲是御马监的掌印女官。两位大妈都其貌不扬,却是宣教团的老人。虽然司礼监、御马监的权力,都被赵瀚砍了一大截,但她们还是紫禁城里最风光的。

陛下,这是司礼监经厂的第一本印书。施慰贤捧着书本上前。

李香君接过书,交到赵瀚手里。

赵瀚扫了下封面,书名叫《永乐大典戏本》。是从《永乐大典》当中,扒出的33种戏剧、90种杂剧,由居家照料老父的费如饴勘校,再由国丈费映环进行总编辑。

《民始全书》虽然还没开始编,但对《永乐大典》的整理勘误已经开始,其中适合刊印发行的内容,也会逐渐整理成书印刷出来。

这本《永乐大典戏本》,就非常适合出版,里面记载的某些戏曲已经失传,民间的戏曲爱好者肯定争相购买。

赵瀚翻阅书中内容,发现跟木活字印刷效果无二,问道:都是铜活字印的?

皆青铜活字。施慰贤回答。

隶属于礼部的书局,是在民始元年建立的,主要雕刻木活字进行印刷,出版内容为:大同集、教科书、工具书、历法书、吏员考选资料等等。

而司礼监的经厂,则是从民始三年筹备,一直在忙着铸造铜活字。

铜活字的原料为青铜,即铜锡合金。铸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木板刻字为范,再用青铜浇铸为活字;一种是用木活字,直接在范泥上印字,再用青铜去浇铸。

两种方法,浇铸完成之后,都需要工匠慢慢打磨。

明代虽然活字印刷成为主流,但官方印书还是以雕版为主,直到清朝的官方印刷才变成活字。

大同朝廷也顺应时代,今后礼部用木活字,司礼监经厂用铜活字。除了成本之外,印刷效果没区别,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分辨不出来。

赵瀚终于打破皇室不办企业的规定,司礼监经厂就是皇室印刷厂,专门出版比较冷门的孤本,或者是其他书局不愿印刷的科学类书籍。平时也能接私活,靠给民间印书赚外快,但皇室若下达任务,一切私活都靠边站。

赵瀚问道:铜活字做了多少?

施慰贤回答:启禀陛下,铜文字已铸成五万余枚,铜标点已铸两千余枚,无字铜子已铸一千余枚。总共耗银三万余两。

无字的白板铜子儿,不是用来雕刻缺字的,而是用作空白内容印刷。如果临时缺哪个字,可以暂用木活字代替。

确实挺费钱的,除了铸造成本,工匠后续打磨也麻烦,每个字的工钱就不少。

康熙朝编撰《古今图书集成》,铸造铜活字上百万枚(也有说几十万枚)。乾隆皇帝很有意思,把爷爷的铜活字全熔了,一些拿去铸造成铜钱,一些改铸成雍和宫的佛像。

康熙要是真的泉下有知,不晓得是否想把这孙子打死。

赵瀚手里拿着《永乐大典戏本》翻阅:五万枚铜活字还是太少,只能印这种小册子,至少要五十万枚才行。

施慰贤说道:五十万枚铜活字,十年之内应能铸完。

赵瀚吩咐道:此书先印三千册,批发给京城书商,若卖得好再行加印。

施慰贤领命却没离开,而是问:陛下所著,是否整理成集?万民皆欲一睹圣典。

印吧。赵瀚无所谓。

赵瀚的文章也不多,《大同集》里有几篇,剩下的全是抄来的诗词。印出来肯定很薄,还得请人作序,请人批注品评,如此方能刊印发行。

赵瀚突然说:着令礼部印书局,每月的朝廷塘报,改为《大同月报》。除了原本的内容,再把朝会议题也加进去。再加一版‘廉政实录’,能臣廉吏进行宣传赞誉,贪官污吏则令天下唾之!

报纸这种玩意儿,不用赵瀚来发明,官方邸报早已存在数百年,而明朝则诞生了原始的民间报纸。

明朝的报纸,以抄录官报为主,附带其他的新闻,甚至还会刊载商业信息——大部分属于手抄本,贩卖给官员、士绅、商贾等固定客户群体。

……

文化用品一条街,吴炳负手踱步而行,沿途所过之处,不仅读书人向他问好,就连店伙计都出门主动打招呼。

这家伙的头衔很多,戏曲家、评论家、小说家、诗人、画家、翰林院编外博士、礼部编外左侍郎……但凡带着编外二字的,都属于戏称,颇有嘲讽之意,同时又表明他身份不一般。

如今的大同(革命)类文学,吴炳属于泰山北斗,经常为朝廷捉刀进行创作。

他也懒得当官,反正银子够花,53岁了还流连秦淮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