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嘴上说不,身体很诚实。
金文颖终究还是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向李治上疏的内容跟使团随从的说法完全一致,连形容词都没换。
其实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大唐是新罗的宗主国,长安是宗主国的国都,新罗使团在宗主国的国都里搞出如此恶劣的丑闻,金文颖都不知道回去如何跟新罗国主交代。
除了当机立断上疏大唐天子,失口否认行贿之事,金文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否认归否认,大唐天子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
太极宫中,李治仔细读完金文颖的奏疏,缓缓将它搁在桉头上,脸上露出几分讥诮的冷笑。
倒是大手笔,朕的朝堂里竟有二十余朝臣被小小的新罗收买了,那么穷的小国,国主却康慨得很。李治讥讽地道。
旁边的武后拿过金文颖的奏疏看了一眼,随即皱起了眉。
陛下,新罗国使臣行贿朝臣,可是触了大唐律法,不可饶恕。武后凤目含煞,语气里带了几分杀意。
李治澹澹地道:人家是异国使臣,朕能拿他们怎么办?难道杀了他们吗?若朕这么干了,大唐的藩属臣国还不闹翻了天。除了下旨严斥,朕都拿他们没办法。
武后不满地道:臣妾听说朝野议论甚嚣,此事已闹得满城皆知,新罗使臣行贿大唐朝臣,此举太过恶劣,已损我天家威信,下旨严斥不痛不痒,不可为后人鉴也。
李治嘴角一勾,道:官面上顾忌两国友睦,不可严惩,但私底下,该给的教训还是要给的,莫以为顶着使臣的名号,朕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武后不解地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眨了眨眼:接待诸国使臣的人是谁?
李景初。
让王常福给景初带句话,就说朕很生气。
武后疑惑道:就这句?
就这句。李治笑道:景初会知道该怎么办的。这点默契都没有,岂不辜负了朕与他的私交?
武后似懂非懂,又道:朝野传言,说我大唐王师灭高句丽后,会将百济交给新罗,陛下是否有此意?
李治眼中闪过迟疑之色,半晌没出声。
老实说,就算新罗国使臣未做出行贿朝臣之举,李治也在考虑要不要放弃百济。
对大唐而言,百济其实形如鸡肋,可要可不要。
古代人的眼光有局限性,对他们来说,百济新罗倭国已是大陆的最东边了,若是这几个小国被平定,朝廷没有必要再在东方投入物力和兵力去经营它。
李治更看重的,是目光可及的西面大陆,包括吐蕃,西域诸国,以及更远的吐火罗,大食帝国等等。
而东面的茫茫大海,无地可征服,已失去了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