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我华夏文化,确实重中之重,可就这世道,有多少文人够武夫砍的?
五姓七望那么庞大的力量都给杀绝了。
只有终结这个时代,然后才能振兴华夏文化。
而不是本末倒置,在这个时候高举振兴文化的旗帜,形成一股全新的力量,打破现在的平衡。
横渠四句,罗幼度要说,绝对不是现在。
看着窦禹钧,罗幼度真切的道:窦公,此重担您不正在扛嘛?振兴华夏文化,非一人之事,在我,在您,在您身后这五位俊杰。在千千万万的华夏儿郎身上,将这希望寄予一人之身。这是高看我呢,还是看低我华夏文化?
您真的觉得少我一个罗幼度华夏文化会因此断绝?多我一个罗幼度,华夏文化就能复兴?
我自问做不到,真的,我无能为力。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至于墨宝,窦公不嫌弃我字丑,便献丑赠于你了!
罗幼度笑着去里屋取出了一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字帖,递给了窦禹钧。
他的书法水平一般,偶尔想起也会练练,倒是保存了几幅超常发挥写得好的字帖,正好派上用场。
窦禹钧也看出了罗幼度并不想担此重担,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将如此重担压在一个少年身上,确实不公,只是想着渺茫的未来,只能在心底长叹一声,强颜欢笑道:如此也算不虚此行,对学生们有了一个交待。
学生们?
罗幼度好奇问了一句。
窦禹钧说道:老夫在城南办了几间义塾,有不少学生都喜欢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这是过于谦虚。
窦禹钧干得可不是寻常义塾。而是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心血都用在了教育上。
他在城南建了十间义塾,聚书万卷,存与义塾内,用以讲学,供生员阅读使用,又延请名儒学者以教远近学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贫士不能入学者,听其自由出入,并提供衣食。
窦禹钧有着君子的宽厚、正直、节俭、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所作所为影响着自己的五个儿子。
这能够教出五个进士并非没有原因的。
罗幼度作揖道:窦公才是读书人的脊梁,你寻晚辈出头,实在羞煞晚辈。却不知是何人出的主意,让窦公来找晚辈扛这大任?
窦禹钧讶然道:并非是谁的主意,只是与孔……他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神色一凛,闭口不言了。
罗幼度笑道:我再送窦公一副字吧!
他说着走向里屋,取过了一张宣纸,研好了墨,写了七个字:君子可欺以其方。
窦禹钧看着这几个字,摇头苦笑。
窦禹钧道:先生赠字两副,老夫也赠先生一物。可象,将地契拿给先生。
窦仪起身从怀中取过一纸文书递给了罗幼度。
罗幼度好奇接过一看,却是自己隔壁那块空地的地契:这……
窦禹钧低沉道:可象一直很崇拜先生,想以先生为邻。老夫非常认同,便与诸子一起凑了一笔钱,趁着官家扩充开封,许多人不愿挤在西大街搬离此处的契机,买了一大片地。本想着建一座宅邸,然后再建两间义塾。不想先生逼降孟蜀,名动天下。这西大街地价一下子升了五倍有余。
我父子一合计,就不在这里建造义塾了,将多余的地卖了,可在南城新建好几间义塾。现只留下了两块地,一块我父子几人建造宅邸,另一块留给先生。
先生居所太小了,现在住尚可,一但娶妻,便不够用了。我父子奔着以先生为邻来的,先生若搬离西大街,岂不白忙一场?
只是……窦禹钧苦苦一笑:我父子而今愧与先生为邻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