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笑意未达眼底,朝着他看了过来。
那会儿天尚未冷,他却是遍体生寒,小腿疼得直抽抽,他想要从嬷嬷的大手中,把自己的小手抽出来。
可是那大手,像是铁钳一样,将他牢牢的箍着,拉着他一步一步的朝着深渊走去。
卢氏笑了笑,我家贤儿年纪小,刚刚才开蒙。便是那咏鹅的骆宾王,现在也只能读读诗。贤儿来,你舅母今儿个可要考校你了,你仔细个想想,学过什么咏桂的诗,给舅母背来听听。
背错了不打紧,有你大哥哥在呢,他可是要中秀才的,指点你这个蒙生,绰绰有余。
段思贤抿了抿嘴,一把就被拉近了一个松软的怀中。
那卢家大夫人一把搂住了他,笑道,我若是生得这么一个像仙童一样的儿子,还让他背什么诗,光是看着,都是诗。
妹妹就是谦虚,妹夫是万里挑一状元郎;妹妹你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卢家也好,段家也罢,都是书香门第,蒙祖宗庇佑,生出来的孩子,个个都顶顶聪明。
思贤一看就个伶俐的,那日后是要子承父业,中状元的。
周围的夫人们,都笑吟吟的附和恭维了起来。
段思贤的脸越发的红,他有些局促的从卢大娘子的怀中跑了出来,走到了嬷嬷身边,抓住了她的手。
你这孩子,你舅母安慰你,你还当真了,她说着,对着段思贤使了一个眼色。
昨夜里她便让他,提前背那《东城桂》了。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
段思贤脑子一片空白,喃喃了起来,他不好读书,便是头悬梁锥刺股,再怎么挑灯夜读,也没有办法记住。明明昨日里什么都没有做,一直在背《东城桂》。
明明用朝食的时候,他还在心中复诵了许多遍的,可是现在,却怎么都记不起来了。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一个稚气得声音响起。
段思贤脸唰的一白,闻声看去,只见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童,奶声奶气的念着,抱着他的一个年轻妇人,吓了一大跳,忙伸出手来,捂住了那个孩子的嘴。
小童不舒服,不解的扭捏起来。
段思贤只觉得自己小手一疼,旁边的嬷嬷却是弯下了腰,夫人,都是老奴的错。贤哥儿今日一早起来,着了凉风,有些头疼发热。
怎么回事?卢氏焦急地站了起身。
嬷嬷忙道,服了大娘子常备的清热丸,已经好些了,就是有些懵懵的。老奴本想禀告夫人,可哥儿有孝心,想着这桂树花期一年只得这么一回,不想要扰了夫人的雅兴。
卢氏闻言,快步的朝前走了几步,伸手摸了摸段思贤的额头,你这孩子也真是的,妈妈快带他下去歇着。本就不舒坦了,若是在外头着了风,又该难受了。
周围的夫人听着,也顺着台阶说起话来。
贤哥儿真是聪明伶俐,若换做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别说生着病了,便是好人子的时候,他也背不得半句诗。
段思贤听着这些声音,死死的拽住了嬷嬷的手。
那嬷嬷没有说话,牵着他告退了去,待离得远些了,他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齐妈妈,我怕。
老嬷嬷摸了摸他的脑袋,既然知道怕,哥儿就应该更加努力一些。跟老奴回去罢,昨日旧伤未好,今日便又要添新伤了。
段思贤一个激灵,小腿越发的火辣辣的疼了起来。
他想着,松开了老嬷嬷的手,拔腿就跑开了去。
他一路狂奔着,朝着西边奔去,在这里有一片树林子,鲜少会有人来……
兴许是跑得太快了些,他一个不慎,被地上的树根绊倒了,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个时候,一柄长箭飞来,斜斜地插在了他的面门前。
第一三三章 思贤旧事(二)
段思贤吓了一大跳,猛地就地一滚,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慌忙的朝前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色袍子的少年郎,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你无事吧?我正玩儿投壶,不知道有人过来了!还好没有扎到你。
那少年郎说着,自来熟的东摸摸西看看起来,他一把扯起了段思贤的裤腿,两人都愣在了原地。
只见那白嫩嫩的小腿上,全都是一条一条密密麻麻的血痕。
你是哪家的孩子?可是庶出的?嫡母待你不好?
少年郎说着,却是看到了他腰间挂着的玉佩,上头赫然刻着一个段字,他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你是段思贤?你才六岁,就生得这般高了?
段思贤那会儿并不知晓,他已经七岁了。
他皱了皱眉头,从未见过如此聒噪之人。
你是段家独子,怎么也有人会打你?对了,我表字见山,你叫我见山哥哥就行。你要投壶吗?我一个人都不认得,他们不好投壶,都搁那儿吟诗作对呢!
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多的曹植,七步就能成诗的。不都是提前背好的,再拿出来骗人,多没意思。对了,为什么有人打你?
段思贤一瘸一拐的,寻了一块大青石坐了下来,我连提前背都背不好。
见山眼眸一动,快步的跑了过去,将那壶挪了个位置,然后又跑了过来,将一支箭塞到了段思贤的手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事情。
你不会背书,指不定会投壶呢?
段思贤有些低落的垂下头去,他看也没有看,将手中的箭胡乱的一扔,沮丧的说道,可是段家乃是书香门第,父亲母亲都指望我科举出仕,会投壶又考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