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某一块骨头,来推断尸体生前的状况,基本都是基于统计学的。
像是对身高的判断,基于长骨就很好判断。也就是大腿骨,小腿骨,以及上肢的肱骨等——用猪肉摊上的描述更容易理解,就是筒子骨。
民间俗称的这孩子小腿长,长大了一定个子高,在本质上,跟法医们的判断模式也差不多。
不过,真要说准确性的话,也是有问题的。
如果以身高为目标的话,那腿长款的,跟腿短款的,通过长骨来判断,肯定是有差的。
为此,法医们就开始根据不同位置的骨头,来做各种回归方程,来判断身高。
腰椎也是如此。
就是略微复杂了一点。
比如,先要分男女。
其次,第一腰椎到第五腰椎,各有不同。
每个腰椎有十個测量点,包括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
最后形成的回归方程,一共是19种。
背下来都要烦死人。
正常人也不太会去背诵这种回归方程,知道去哪里查就行了。
但江远拿的是LV3的法医人类学的剧本,这就不能去查了,直接背下来的逼格更高一点。
这对外行人来说,大概率是没什么触动的。
对行内人就不同了。
就好像普通人都是买一本诸如《人体测量手册》的工具书,还可以特意选一本辞海出版社出版的。结果就见江远,好像把《人体测量手册》给背了下来。
在任何一个工作场所,谁遇到这样的同事,谁不懵?
江远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拿尺子多测了几个数据,默默验算了几次。感觉出入都不大。
回归方程这种东西,本来就可以理解为经验总结的公式,公式就在哪里,数据也在这里,代入进去,得到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有年轻医生偷偷洗干净手套,又摘了手套,又洗干净手,又换了新手套,然后搜了手机,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接着,他就默默煮骨头去了。
王澜沉吟着道:身高一米七的40岁女性,这种人,在清河市应该也不多。
就怕不是清河市的。远抛近埋。另一名市局法医微沉吟。
这次还好是王澜挑大梁,他对眼前的案子,真的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凶手杀一个人,有可能破绽百出,杀了4个人,多少应该练出点经验了。
这里的法医,有的都没参与过四次分尸案呢。
而这四具尸体,处理的真的是相当不错了,要不是水库的水退到了历史低位,可能再过几十年,都没人知道这里有尸体了。
王澜拧着眉头,道:远抛近埋确实是一般规律,但这几具尸体,比起单纯的抛尸,更接近于埋尸了。而且,连续四次,同一个地方,也不像是距离太远的。
远抛近埋,说的是刑侦们总结出的规律。
通常来说,凶手抛尸,如果距离很远的话,会选择直接抛尸,而空间距离较近的话,会选择埋尸。
这是非常有趣的心理。
实质上,如果距离很远的抛尸,并且埋尸,难度自然是更大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凶手在陌生的地方,显然不愿意逗留太久。或者说,凶手愿意用于处理尸体的时间,其实是有一个区间的……
而两人讨论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
水库里的尸体,算抛尸还是埋尸?
埋尸的核心点,其实是要花费时间来挖掘的。因为凶手在陌生地点的不安全感很重,所以,在远离他熟悉的地方,远离他的生活和工作中心的地方,凶手通常是不太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体力去挖掘的。
但要说凶手不想抛尸抛的更隐秘,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沉入水库,本身更趋向于抛尸。
若果如此,意味着尸体的来源范围大大的扩展了,受害人不一定是清河市,甚至不一定死于附近的城市。
单从确定尸源来说,这个难度等于是拉满了。wωω.BíqúGêxχ.℃οm
王澜缓缓摇头,接着道:我个人倾向于是抛尸,具体的侦查方向,给领导们烦去吧。
江远听着没吭声。
他也更倾向于尸源在附近。但是,这并不是排他性的答案,意外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不过,即使让江远做负责人,他也会得出跟王澜相同的结论的。否则,这个案子从法医的角度来说,就太难做了。
通过法医人类学的技术,寻找尸源,本质上就是找交集,就像是在一个黑板上画圆,不停的寻找这些圆的交集点,最终,当交集的人数足够少的时候,就容易找到尸源了。
比如眼前编号1的尸体,女性是一个圈,40岁左右是一个圈,生育过是一个圈,再加上身高一米七,又是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