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49章国势堪忧(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佟六十给曹继武的,是真情实意,曹继武不知道怎么感激他。

然而佟六十好像不需要他感激,他需要的是佟君兰的幸福。碰到佟六十这种见地高深的父亲,曹继武觉得很幸运。然而幸运的幸福,却是佟六十骨肉分离的剧痛,曹继武很无奈。

正在叹息之间的曹继武,忽然瞥见一丝亮光,顿时大惊失色,扭头一看,原来是顾炎武,挑着一盏灯,正往火器营大门赶来。

曹继武急忙飞跑到顾炎武身边,顾不得喘气:

火器营禁火,举火者立斩!

顾炎武闻言,吓了一大跳,随即醒悟过来,急忙扑了灯,三脚两跺,将火踩灭:只顾着想事,倒把这个给忘了!

曹继武一脚将破灯踢得远远的,接着将顾炎武拉回了精步营军帐。

这几天你溜哪去了?连个人毛都见不着。

顾炎武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

你呀!

曹继武指了指顾炎武的鼻子,摇头无奈的笑了。

顾炎武到底在干什么,曹继武当然清楚,只是他不想点破。

因为在三兄弟眼前,没有转变观念的顾炎武,所做的一切,全是白费功夫。此时曹继武一旦给他点破,顾炎武不是一番长篇大论,就是满腹的牢骚,要么就是无尽的感慨叹息。眼下精步营整装待发,曹继武哪里有那份闲心,来听他一大堆的书生意气?

曹继武倒了两杯水,伸手递过去一杯:精步营要赶往广东,你想不想去?

广东?

顾炎武吃了一惊,顾不得喝水,身长脖子忙问,去那里干什么?

曹继武笑了:怎么着?岭南历来华夏蛮荒之境,招待流放贬谪之士的梦幻之地。你这号称的正统人士,也会对那里感兴趣?

他说的是实话,但却含着满满的讽刺。可是目前的形势,尽管是一块蛮荒,也是华夏最后的希望。

从泱泱华夏,天朝上国,一朝沦为亡国奴,最终要靠一块蛮荒撑脸面,正统人士顾炎武浑身局促,又心有期待,低着脑袋,眼皮却不住地跳动,期待曹继武露底。

曹继武斜靠在椅背上,咂了一口茶:想知道?

愿请赐教。

顾炎武急忙搬起椅子,靠坐在曹继武旁边,竖起两耳,紧紧盯着他的眼睛。

曹继武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悠着小茶,微微一笑:你想知道,必须先告诉我,这几天你得到了的消息。

顾炎武闻言,顿时迟疑,捋须思索起来。

曹继武见状,知道他不愿意说,双眉一展,微微一笑:我这是机密,你那里也是秘密,咱俩交换,谁也不亏。你若不愿意,那就拉倒。

见曹继武起身要走,顾炎武急了,迅速拉住胳膊,忙不迭地叫道:别别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曹继武笑了一下,拍了拍顾炎武的肩膀,调侃道:顾兄痴长二十多岁,好生的不老实啊!

顾炎武不甘示弱:老大傻,老二奸,调皮捣蛋是老三,老弟傻是傻了点,不过这操蛋的功夫,也不差啊!

二人相视一眼,大笑不止。

曹继武喝了一口水,指了指顾炎武的鼻子:你这么个剩人,说出这样的俚语,倒成了赶鸭子上架,不过最终还是上去了。

这又来调侃自己了,顾炎武于是捋须回敬道:没办法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锅底灶灰一把瞎,刚才那句话,挺适合你们三个的。你好好想想,圣人和你们三个搅在一块,岂不真成剩人了?

曹继武捧腹大笑,顾炎武也笑声不绝。

过了一会儿,曹继武敲了敲桌子:废话少说,快把你的龌龊事抖出来。

顾炎武闻言,喝了一口水,神色黯淡,低头叹息:堵胤锡在浔州,殉难了!

兵部尚书堵胤锡,主张联络农民军,共同抗清。他是当今形势下,眼光最高的栋梁之才了。如果他一死,农民军和明国原本紧张的关系,一定会重新爆发。毕竟农民阶层和士绅阶层,不是一条船上的。千百年来,二者的对立关系,从来都没有解决过。

明国士绅高尚无能,没有实力却占据着位置。农民军有实力却没有位置,双方的矛盾一旦爆发,即便清国不来落井下石,华夏最后的一点点希望,也会被内讧消耗殆尽。

曹继武甚为惋惜,但忽然一个念头一闪,急忙问顾炎武:他身为兵部尚书,跑到浔州干什么去了?

顾炎武不以为意,随口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兵部尚书带兵出征,这是常有的事。当年我大明国,孙承宗、孙传庭等人,不也是如此吗?

曹继武连连摇头:不对,孙传庭乃加兵部尚书衔,是加衔。明国凡是带兵出战的兵部尚书,都是加衔。孙承宗却是兵部尚书,但他去辽东,那是为了视察,不是带兵出征。

自隋朝三省六部制以来,明国的兵部尚书,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总指挥,权利最大。终明一代,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明国几乎所有的军务,都是兵部在主持。作为老大,兵部尚书坐镇中央。出去带兵打仗的,仅仅是象征性的荣誉加衔而已。

顾炎武很是疑惑:老弟的意思是……

他是被排挤出去的。

曹继武话刚出口,顾炎武惊得一大跳:不会吧,永历皇帝,对他是绝对的信任啊!

朱由榔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凭什么对堵胤锡绝对的信任?

这句话一出,顾炎武顿时无话可说,捋须细想:

曹继武此话,极为有理,一个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又凭什么相信别人呢?

尽管他是皇帝,那又如何?

', '>')('

不是跑,就是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逃跑身上,这样的皇帝,又有什么理由,会去相信别人呢?

顾炎武终于理清了思路,一脸痛苦,不住地摇头叹息。

自古官贼不两立,李自成等人,在大明正统的眼里,就是贼寇。什么民族大义,什么民族气节,统统都是扯淡!当初的主流,就是联虏平寇。不是迫于当前形势危急,堵胤锡根本不敢连寇抗虏。但是他一旦提了出来,那他在那个阵营里面,就是个异类。

曹继武无奈叹了口气:李自成消失后,其侄李过的三十万大军,皆听堵胤锡号令。这样一来,堵胤锡和农民军,就成了一条船上的。朱由榔是那个阵营的头,他能不心惊胆战吗?所以此时的朱由榔,是前怕清军,后怕贼寇,因而他谁也不会相信的!

顾炎武点点头,无奈叹息:连寇抗虏,单单这四个字,就足以令大明震骇。真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感概完了,曹继武又切入正题:就这么多?

顾炎武摇头苦笑:当然不止,不过,以老弟的智慧,仅凭堵胤锡这一件事上,应该能够猜得到,顾某所知道的一切。

兵部尚书堵胤锡,是农民军和永历朝之间的联络人,他一死,纽带不在,官府对贼寇天然的惧怕,贼寇对官府切骨的痛恨,将会瞬间爆发。官贼相斗,清军趁虚而入,很快就能平定西南。这和大明灭亡,南京弘光灭亡,福建隆武灭亡,几乎是如出一辙。

曹继武无奈:你在忧虑西南形势?

顾炎武点头,反问道:以老弟来看,永历还能维持多久?

曹继武伸出了三根手指。

顾炎武大喜:三十年?

曹继武摇头。

顾炎武疑惑:难道是三年?

曹继武仍然摇头。

顾炎武瞪大了眼睛:三个月?

曹继武点头。

顾炎武又惊又恐,几乎蹦起来了:不可能,西南地形复杂,山高水深,满洲骑兵,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曹继武微笑:扬州人口百万,城坚池深,粮草充足,运河中枢,进退自如,天时地利人和,要比西南好上许多倍,又能怎么样?

顾炎武顿时无语。

眼前的扬州之战,太过奇葩了。那么好的条件,竟然瞬间崩溃,凡是脑袋没进水的人,都想不明白,也不敢相信,但它偏偏就发生了。而且发生在自以为是的正统面前,这让优越感爆棚的华夏子民,情何以堪!

别有用心者,把责任推在清军俩字身上,巧妙地转移了注意力,掩盖了无能,瞬间引爆了鸡血情绪。然而如果一直蒙在这种鸡血情绪下,接下来的状况,将会更加的不堪!

顾炎武愤愤地捶足顿胸,似乎要把清军生生给吃了。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要是人,上天都一视同仁。你有大义,我也有大义,谁的算数?

谁实力强谁的算数。

所以没有实力,妄谈高尚大义,被上天抛弃的命运,是避免不了的。

大明两百万军队,不到数年,被李自成消灭。

李自成百万大军,不到半年,被满洲铁骑打散。

如此惨烈的事实面前,竟然还没有惊醒,这华夏犬儒的毒害,不是一般的无可救药。不但不醒,反而心安理得的趴下。孙之獬之流提出剃发易服,连人家满洲也是瞠目结舌。

真相很残酷,华夏真正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人,是被犬儒浆染的士大夫,以及他们带节奏的所有无知之人。

所以曹继武,早已经和华夏正统分道扬镳,眼前的他,没有顾炎武那么无谓的鸡血,他关注的,是眼前的西南形势。

八旗军中,不全是骑兵,除了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之外,其他各旗都有步兵。

正面重甲步兵推进,两翼轻骑奇袭包抄,这是八旗军和李自成数次会战的主要方式。而李自成的军队,全是步兵,所以每战必败。

步兵对骑兵,要充分利用地利优势,才有胜算。但一旦正面抗衡,步兵绝对不能跑,一跑即溃,所以李自成常常一溃千里。

山西东有太行山,中有太岳山,西有吕梁山,北面是阴山,南面是中条山,可谓是华夏最典型的山地地形。那里既然挡不住八旗军,所以眼前的西南地形,同样也不能指望。

曹继武的一番分析,顾炎武直摇头。

他没去过山西,不知道那里的实际地形,自然不愿意赞同:李自成军中,骑兵也很多,你这些话,是鞑虏拿来糊弄人的。

曹继武笑了,指了指顾炎武的佩刀:你配了把刀,就代表你是武士了吗?

顾炎武很奇怪,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短刀:这是顾某防身用的,老弟什么意思?

你虽然配了把刀,但你不是武士,因为你根本没有武士的杀人技能。同样的道理,李自成军中,骑马的是很多,但那不是骑兵,而是一群骑着马的农民。

顾炎武闻言,惊得说不出话来。

骑着马的农民,自然不能算是骑兵。

游牧民族,打小就可以骑射,长大之后,无论男女,都是骑士。成吉思汗的女儿图满轮,怀着孩子,都能带兵杀人百万,温柔富贵之乡的华夏子民,敢想象吗?

骑兵的强大,在于速度和冲击力,所以人马一体的技能,是根本的基础。

一个种地好手要成为骑兵,首先要熟悉马性以及马鞍、马镫等装备,掌握精湛的骑术,光是这两样基本功,达到人马一体,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其他还有马上武器使用、战术配合等等,所以训练出一个合格的骑兵,据三兄弟测算,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顾炎武咂舌不已。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