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王桂花听见顾文承这句话以后,猛然提高音量,她不确定的再问了一遍。
“姜余读书?”
顾文承一副理所应当,你们也太过于大惊小怪的模样回答。
“我爹娘把小余当儿子,小余自然是要和我一起读书的,就算不考功名,读书识字,明理知德还是要的。听说大姐就要嫁给县城的陈秀才了,陈秀才也是读书人,大姐嫁过去肯定也要陪陈秀才读书吧。”
姜瑞莲微微一愣,心想觉得也是,陈郎读书,那她做为陈郎日后的妻子,肯定是要夫唱妇随的。
陈郎在一边写字,那她就在一边给陈郎研磨。
姜瑞莲脑海里想到这一幕,忍不住有些脸红。
提起大女儿嫁人这件事,王桂花就打心眼里高兴,她站起来接过大女儿手里的水壶,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
“我家大姐儿啊,那是命好。”
姜瑞莲满脸娇羞的低下头,“娘~”
王桂花笑着拍了拍大女儿的手,转头对顾文承道:“小余被聘到了你们家,我们家瑞莲再过几天就要嫁给县城的陈秀才了,今年还没到夏天家里就有两个孩子出门子,喜事都连一起了。”
顾文承道:“真是恭喜大伯母了。”
王桂花微微扬起下巴,“听闻陈秀才学问很好,等以后陈秀才考上举人,我家瑞莲可是要做官太太的。对了,我听说顾童生你前段时间生病花了不少银钱,想必日后再去县城私塾读书肯定困难,大家都是亲戚,到时候可以让瑞莲替你引荐一下陈秀才,让陈秀才指点一下你啊。”
王桂花这段时间过得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村里人都知道她女儿要嫁给秀才老爷,各个都巴结她,就连一向瞧不起人的邹童生家的媳妇,都主动上门来说话。
姜余聘给了童生又怎么样,她王桂花的儿子也是童生。
现在女儿又要嫁给秀才,这十里八乡的,她还没见有谁现在的日子能比她过的更风光的。
听完大伯母这句话,姜余脸色微变。
大伯母说他可以,但拐弯抹角的排挤文承哥干什么。
而且顾家日子好着呢,等过几天,等族里的糖都卖出去,又能赚一笔银子。
文承哥哪里就上不起县城私塾,还得专门去托人请陈秀才指点了!
姜余刚想说话,就听顾文承在一旁开口。
“那就多谢大伯母了,既然都是亲戚,我改日一定会去拜访。说起来,我在县城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认识不少的读书人,不知是县城的哪家少爷同大姐结亲,大伯母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姜瑞莲娇羞的表情猛的一僵,王桂花脸上的笑容也卡壳了。
无他,因为陈秀才出身寒门,并不是什么少爷。
顾文承接着问:“那陈秀才文采如此了得,恐怕一定是在县学中求学吧。”
“县学?那是什么地方?”一直在边上旁听的王大姨,没忍住插话问。
顾文承解释道:“那咱们宁隆县的县学,是由县衙办的,一般都是学问很好的读书人才能进去。在县学教书的也都是举人,县学也不收入门费,平日里只需要交些吃饭钱罢了。而且,县学挂着官学的名头,有时候知县大人也会前去讲学,在哪里求学,说不定还能得知县大人指点。”
王大姨听的云里雾里的,但是她听到顾文承说县太爷。
她惊讶的道:“竟然还能见到县太爷?”
顾文承道,“据说是这样,我也不太清楚。”
一边的王桂花却很是心动,要是她儿子能进县学,那一年也就不用掏那么多入门费给私塾了。
姜瑞莲微微一笑,道,“陈郎的确是入了县学。”
王桂花立马接着开口,:“陈秀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家里又住在县城,日子可比咱们这些农户人家好多了。”
顾文承一脸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那陈秀才既然是同我年纪相仿,又如此优秀,那就多谢伯母和大姐引荐了。”
姜瑞莲低下头,陈朗在上年就已经束冠,顾文承不过才十七,两个人说是同龄人,可到底陈郎比顾童生大上几岁。
王桂花总感觉顾文承说话没有那么合她心意,她转移了话题。
“你们两人中午就在这吃吧。”
顾文承非常自来熟的看向王大姨,道,“大姨也在这吃吧,正好我和小余带过来不少肉和鸡蛋,今日午食一定丰盛。”
王大姨推辞:“不必了,不必了,你们一家人在一块吃饭,我怎么好意思,我就先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