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想要白嫖我?没门!(第三更!)
你是要跟我做生意?威廉有些发懵的看着对方。
这家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麽?
跟他做生意?
自己做的可都是大手笔生意,这种小军官,能有多大的油水?
要不是对方提到了德械师,让他想到了什么,估计直接甩脸就走了。
怎么?难道不行?寸云生似笑非笑的看着对方。
听他的语气,似乎是看不起自己啊。
闻言,威廉轻笑一声,他觉得自己跟听到天大的笑话一样,竟然想要做生意,这不是扯淡么。
跟盟军做生意!
也不是没有!
毕竟德军的很多物资,都是从盟军那采购的。
行,你想要什么机械设备?军工一类的么?目前的话,恐怕很难有新的,有的也只是一些小国的旧货。威廉看在对方放了自己的份上,索性耐着性子解释道。
战争都打到现在了,哪还有什么军工设备可以出售。
他以为对方要买什么军工设备,毕竟这是所有军阀的通病,穷兵黩武。
谁知道,寸云生直接摇头。
不要军工设备,我要一些民用的设备。
比如面粉厂,水泥厂,钢铁厂等等。
听到这话,威廉一愣,没想到对方的回答出乎了他的预料。
收起之前不屑的心,威廉摇头说道。
抱歉,这些东西恐怕弄不来。
什么意思?寸云生眉头微皱的说道。
我能想办法运到东南亚,但是送不到你的手上,除非你有港口之类的,但据我所知,唯一的港口是吉大港,但是那里囤放的都是军事物资。
民用设备出现在港口,恐怕会引起不小的纷争。
除非你能解决港口的通行问题。威廉的话,让寸云生心里叹了一口气。
果然没有那么简单啊。
上次虽然跟史迪威提了一句,但那些设备至今都没什么后续。
所以他只能另外想办法。
当看到威廉的时候,瞬间想起,可以从德国人这里弄设备啊。
谁知道,竟然这么麻烦。
想到这,寸云生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追问道。
能不能想想其他办法呢?比如从其他地方运进来呢?
其他地方?威廉一愣,不太明白他说的是啥意思。
比如从河内然后到暹罗,再从暹罗运到腊戍呢?寸云生给出了一条运输路线。
听到这话,威廉陷入沉思,脑海里开始思索着这条线路行不行。
正常来说,应该没问题。
不过运输的代价恐怕就超过那些机器的价值了。
毕竟这一路上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了。
我可以试试,不过运输的费用恐怕不便宜。威廉刚说完,又愣住了,自己跟他说这些干嘛。
算了,赚不到什么钱,你还是找其他人。威廉摇摇头,转身准备离开。
难道阁下就不想听一听,我能拿出来的筹码么?寸云生的一句话又让对方停止了脚步。
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东线战场上,你们的后勤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吧?
听到这话,威廉的头皮都发麻。
这种核心机密,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明明他只是一个中校,算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军官,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秘密?
我想想,你们现在前线部队吃的是什么,嗯?应该是土豆泥吧?
土豆泥能吃饱么?应该只能勉强只够填饱肚子吧?
罐头呢?是不是快要消耗殆尽了。寸云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刀子插进对方的胸口。
你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威廉深深的看了一眼,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名年轻的中校会知道这么多?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对方只是川军团,一支地方杂牌军。
上一次看到川军团,应该是淞沪会战。
那时候一双草鞋,背上两杆枪的川军,跟个叫子一样。
现在换上全副美械的川军,不管是精气神还是其他的,都不一样了。
你以前也是德械师的么?威廉继续问道。
不是,不过我倒是见过教导总队的人,他们对于你们还是推崇,可惜你们走上一条不归路。寸云生略微可惜的说道。
不归路?哼?威廉冷笑一声,似乎一点都不认同对方的话。
对此,寸云生也不意外。
这要是认同才见鬼了。
说说吧,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威廉神情冷漠的看着对方。
闻言,寸云生并没有回答,而是思索着德军的后勤该怎么解决。
思考了一会,发现根本就是无解。
首先就是东线德军的补给都是通过铁路运输的。
但这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欧洲使用的1435mm标准轨,而苏军呢?
使用的则是1524mm的宽轨,意味着,双方的轨道根本不一致。
所以,德军的补给根本无法运抵到前线。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改成窄轨。
但是这玩意需要时间啊!
而且还要面对游击队的骚扰,想要完成根本不可能。
第二个则是修改转向架,但这也是一项非常耗费时间的工程。
对于如火如荼的前线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办法。
更何况,东线德军每个月消耗的各类物资加起来差不多有上百万吨。
所以,东线的德军一直都处于后勤崩溃的边缘。
依靠空投的那点物资,只能解燃眉之急,想要长久解决,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命令。
另外一点,那就是苏军特别适合打烂仗。
苏军打仗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一开始打的特别烂,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慢慢将敌人拖入烂仗。
敌人就会变得慢慢烂起来,反观苏军则会在战火中慢慢成长。
此消彼长之下,东线的德军想要抢救,太难了。不用在乎我怎么知道这些消息,我能提供一些物资,你们需要么?寸云生淡淡的问道。
物资?什么物资?大米么?抱歉,我们不吃这些,虽然它的口感很不错,但我们的士兵接受不了。威廉摇摇头说道。
真要是缺大米,直接找日军买了,何必从对方这买,岂不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