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到解决办法的李世民终于露出了笑容,拍着秦怀柔的肩膀说道:不错,不错,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不过此事仍然是先记下功劳,过后再一起算,
微臣只求为陛下分忧,不求封赏,如果陛下实在想赏,就赏臣点银钱吧。秦怀柔可不敢讨赏,他清楚知道皇帝给的和自己要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你个惫懒货,钻到钱眼里了,既然来了,就晚些在走吧,陪我和你婶娘一起用膳吧。李世民放下心事,又拿秦怀柔开涮了起来。
上次在秦家庄,长孙皇后就将她和秦怀柔私下关系告知了李世民,作为天策府一干人,私下都是称为叔伯,只不过李世民登基之后,再无人敢称呼而已。
谢陛下,
随后,李世民夫妇二人放下身价亲自陪同他们财神爷秦怀柔吃了一顿午膳。
午膳用罢,李世民要批阅奏折,而秦怀柔也忙着安排秦家庄养猪的事情,就不再逗留,返回了秦家庄。
当天下午,杜如晦进宫面圣,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源头,综合了所有信息之后,指向了关在大理寺内的沙雅。
陛下,臣已经对沙雅用了刑,他已经全招了,年初民间谣言和这次蝗灾谣言均出自此人,依大唐律例,当斩。
如此贼人,朕杀他千次万次都不为过,
陛下,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此次审讯沙雅,据他交代,是因为陛下不再宠信他,心生怨念,多次在背后辱骂陛下,甚至曾经当着裴寂大人的面大放厥词,而裴寂并没有制止,烦请陛下降罪裴寂,以正朝纲。
还有裴寂的事?裴寂是太上皇身边的老臣,你说的可是真的?
臣所说句句属实,可让沙雅和裴寂对峙,
罢了,罢了,传旨裴寂,让其请辞致仕吧,给他留最后一丝面子吧。
喏,陛下仁慈,
次日,朝堂上,以王安为首的人仍然建议李世民祭天来祷告上天收回惩罚,李世民不予回应,
陛下,为了黎民百姓,臣恳请陛下祷告上苍,乞求上苍的宽恕,
放肆,王安,身为首辅大臣,不去想着怎么解决百姓的蝗灾之苦,反而在这里搬弄是非,你以为朕的刀不锋利么?憾凊箼
陛下,即使你要了臣的脑袋,臣还是要劝谏,
呵呵,李世民冷笑着看着王安,伸出手指指着劝谏的大臣,说道:你们一个个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干着误听谣言的事情,要你们何用?
王安见到李世民发火,仍然不死心,进一步逼迫李世民:陛下如若不祭天,臣死谏,
噢,死谏,真是不撞南山不回头啊,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李世民将沙雅的供词扔向王安,只不过涉及到裴寂的部分被隐去了。
这、这、这,见到供词上面的内容,王安终于害怕了,强势的他以为可以趁着谣言四起的机会逼迫一下李世民。
来人,王大人年老体衰,脱去王大人的官服官帽,削去官职,李世民也不再惯着王安,直接将他罢了官,
这下劝谏的人老实了,只不过谁也没注意人群中的裴寂见到那份供词的时候,神情颓废的样子好似老了十多岁。
还有事要上奏么?
陛下,臣有本上奏,裴寂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陛下,臣近日感到精力不像从前,臣奏请陛下允许臣辞官返回老家休养。裴寂说完便叩首在殿前。
听到裴寂要辞官,李世民心里高兴极了,但表面上还是挽留一番,于是君臣二人上演了一出依依不舍的情景。
两名重臣离开让人感觉到今日朝堂气氛有一丝微妙,往日言官参人的时候,程咬金等人总有人出来反驳或者插科打诨,今日这些人都是在那里眯着,什么都不说。
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房玄龄、杜如晦二臣才德兼备,今丞相之职空缺,升房玄龄为左相,杜如晦为右相,统领朝臣,钦此。
圣旨一出,众臣都明白了,皇帝这是早有准备啊,一环套一环啊。
房杜二人赶忙领旨谢恩,从此,天策府出来的老臣终于走进了大唐的核心圈。
散朝之后,一干臣工还沉浸在震惊之中,中书令同时发出了多道圣旨,只不过内容相同,都是命令陇西及长安城周边的百姓就地扑捉蝗虫,可以售卖到秦家庄,也可喂养自家的家禽。
总之,一个原则,就地将蝗虫弄死就行。
虽然蝗灾的威名在民间流传很久,但是百姓并不会怕蝗虫,以前的恐慌多数来自于蝗虫对庄稼的破坏,所过之处,颗粒无收。
如今朝廷鼓励百姓扑杀蝗虫,既能保住自己庄稼,还能换的一份额外收入,一时间,百姓纷纷加入到灭蝗大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