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之说,今日诗会,你应该也见了不少同科应考的举子,有何感想?
诗会里争名夺利的景象再次浮现在脑海里,李文柏还能记得脑海中的一张张脸,见到顾文时候的神色,见到自己的神色,吟诗作对的神色,想到这里,缓缓说道:或许是学生多想,匈奴在北疆烧杀抢掠,关中军马上就要出征,如此国家危难之际,学生在诗会中却不曾听到过一句议论,大部分人都在...不择手段地吸引注意力。虽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只是他有些看不惯。
王行之问:如此,你又作何想法?
犹豫半晌,李文柏还是不加修饰地脱口而出:学生觉得,京城士林略微有些...乌烟瘴气!
顾文眉头轻佻:好家伙,还真敢说。
李文柏干笑一声:师兄,我只是实话实说。
好,要的就是实话实说。王行之笑,下一个问题,月后的会试,你有几分信心能够高中?
同样的问题从王敦茹口中和王行之口中说出的意思完全不同,李文柏不敢随便说几句空话应对,再三思虑过后,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不瞒老师,学生只有三成把握。
哦?王行之没有生气的意思,为何?
李文柏说:学生长处在实事策论,但此题考官主观意识占比过重,做不得依靠,四书五经勉勉强强够的上合格,但进士科占比较重的诗赋...老师也知道,学生是一窍不通。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月以来王行之为何一点教自己作诗的意思都没有,但这一点对朝夕相处的师生来说根本瞒不住。
好,人贵有自知之明。王行之又问,为师问你,来年准备完全再上考场,为师保你至少能进入前五位,前途无量;以及月后准时应考,但很可能只能考上个三甲同进士,你的选择?
学生选同进士。李文柏毫不犹豫,学生不怀疑老师的本事,只是有些事情不可拖延,只要能在今年顺利进入仕途就好。
明明是急功近利的回答,王行之却笑了:为何?出身方面你无需担心,即使朝廷下令抑商,你是我的学生,自然不可能无法参与科举的。
李文柏抿嘴:若是侥幸同进士,学生也有自信能打出一条血路,绝不辱没老师的门楣。若是不曾踏足金銮殿,他许是会选择来年再战,但是朝堂那一日的事让他触目惊心。
如今的雍和帝与他所知道的大唐李二确实有几分相似,但这从未听过的大齐朝还有多少的岁数,他则是摸不清楚。
若是运气好,接下来是大齐中兴,那他自然是等得起;若是大齐不敌匈奴,不似大唐前期的峥嵘气象,反而像是后宋的风雨飘摇,若是错过了这次,下次朝堂就可能重新洗牌。
他不能等。
沉默了一会,王行之长叹一声:你啊,和敬元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那么固执。
李文柏有些愧疚:老师...
好了,无需多言。王行之摆摆手,既如此,学问暂且先放一边,接下来的一月,为师专心教你如何应考,位列榜首不敢妄言,至少进士的名头,你无论如何也得给为师拿下来!
顾文也在一旁帮腔:老师所言极是,学生可不想有一个同进士的师弟。
李文柏只能过说道:学生遵命!
他心知肚明的是,王行之也好顾文也好,都是实实在在为了他的前途着想。
时下士子们之间流传的说法是,与其挂在三甲落个同进士的名头,还不如干脆落榜,来年再来,说不定能考上个进士呢?
虽然都有进士两个字,但二甲往前的进士和三甲之后的同进士一字之差,却就差之千里。
打个简单的比方,进士科一甲三名外加二甲进士,可在殿试之后择优引入崇文阁做编修之职,一甲进士授官八品,其余授官从八品,都可按部就班地在京中熬资历,三年之后便可入六部为官。
入不了崇文阁的,也会外放置较为富裕的县为县令,累功升迁,只要干得好不愁没前途。
但同进士则不同,科考之后要么在九寺五监做个小小的九品小官,要么外放地方老老实实从县丞县尉做起,最好的也只能混个下县县令的职分,往后在进士出身的同僚面前也会矮上一头。
一字之差,前途便从此向两个分叉口。
所以无怪王行之和顾文说话不留余地,实在是若实力不济考了个同进士,大齐又不允许会试高中者来年继续考,往后怕是要多走不少弯路,即使有个好老师师兄也无济于事。
说完这个,王行之又看向顾文:这个月就专心在公事上吧,万事小心,千万不要勉强。
顾文知道老师指的是什么,当即点点头表示明白。
一场酒就这么草草结束,王行之挥舞着衣袖将俩师兄弟赶出书院,直言接下来一个月都是体力活,他年事已高,必须早些休息,顾文李文柏无奈,只得双双告退。
离开书院,李文柏跨上早已准备在门外的骏马,问正准备钻进马车的顾文:师兄,老师所言让您多加小心,是什么意思?
顾文动作一顿,转头笑道:能有什么意思?还不就考功司那些破事儿,你不也知道吗?
说完,也不等李文柏再问,钻进马车一溜烟跑了。
李文柏眉头微皱,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顾文不说,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想必是为了让他专念在科考上才故意不让多问的吧。
回府之后,李文柏从下人处得知朝廷已定下出征日期,贺青和贺飞宇都会住在军营中,三日后便拔营出发。
大将军吩咐,万万不能允许李少爷出去另寻宅院。门房笑呵呵地说,说再怎么想搬出去住,也要等到大将军班师回朝再做打算,否则就拿小的们是问。
李文柏又感动又好笑,他确实有搬出去想法,这几日正在让阿大到处寻访合适的宅院,反正他不差这点钱,再说李环也到了,加上几个下人,一家六口都寄居在贺府总归不合适。
这有什么的?阿二他们手里勤快,是小的们的好帮手。管家笑眯眯地打断李文柏的解释,老夫人也说了,环儿小姐可爱乖巧,正讨她老人家欢心,您也知道咱家夫人和老夫人两代都没能生下个闺女,都说想让环儿小姐多留一阵子陪陪她们呢。
好嘛,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拒绝就显得太过不近人情,李文柏只好收下贺家众人的好意:劳烦管家替在下谢过贺将军。
就这么着,李环儿日日在老夫人跟前打转,呆不住了就让阿二他们带着在京城到处转。她也知道如今是哥哥的关键时候,万万不敢打搅了哥哥,李文柏若是关心她的生活,说不了几句,李环儿就推着哥哥让他安生读书。
不过这样也好,李文柏得以专心致志在课业上,将妹子交给贺家两位夫人他是一百个放心,于是干脆和王行之商量,暂居在了书院里,也省得日日来回浪费时间,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随时请教。
王行之自是满口答应,转头就在宅院中给李文柏安置了一间房,似是对学生的勤奋十分满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个月转瞬即逝,这个月来王行之给李文柏恶补了吟诗作赋方面的知识,不求开窍,只求考试时不会交上白卷就成。
经义方面也下了大工夫,背得李文柏是晕头转向,没办法,贴经题向来没什么规律可言,除了把经文释义背到滚瓜烂熟外根本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