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等李文柏推脱,硬生生将人按在了客位上,这才转身坐回上首。
贺老夫人尽管年事已高,臂力却仍很好,从小疏于锻炼的李文柏几乎是被拎鸡仔一样给拎到了座位上,直到屁股挨着椅子才反应过来告罪。
贺老夫人眉头一竖:刚刚怎么说的?
李文柏被呵斥得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方才吴氏说的不要多礼,不由得摸摸鼻子苦笑。
此时吩咐下人上茶去的贺飞宇也转过头来,笑嘻嘻道:贤弟不必那么拘谨,早说过我家没那么多规矩。
这么一闹,彼此间倒确实亲近了不少,李文柏简单地向吴氏见过礼,唤来李二拿出了准备好的酒坛,笑道:一点心意,还请老夫人和贺夫人笑纳。
哦?吴氏眼睛一亮,她自然听丈夫说过李文柏的本事,那入口绵长而又烈烈的酒,早就神往已久,这就是你酿的酒?
回夫人,正是。李文柏掀开盖子,亲手给贺老夫人和吴氏斟满,虽然比不上军中的酒性烈,但也比市面上的酒烈上不少,给老夫人和贺夫人尝尝鲜,但切记不要多饮。
吴氏不愧是女中豪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还仔细品了品残留的酒香,忍不住拍掌赞道:好酒!哈哈,这才算是酒嘛!
李文柏先前就知道吴氏豪爽,但是亲眼见到才知道比自己想象之中的还要干脆豪爽。
贺老夫人毕竟年岁大了,虽然也想像吴氏那般豪饮,但止不住贺飞宇在旁不断劝说,最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浅浅抿了一口。
就这一口,贺老夫人只觉辛辣无比,一股浊气直冲头顶,忍不住一阵晕眩。
老夫人?!李文柏大惊失色,这酒果然对年长者来说还是度数还是太高了吗?
呼...贺老夫人却只是长长舒了口气,只觉饮后神清气爽,不由得一掌拍在桌案上,好酒!李文柏啊,你酿的酒果然比外面那些寡淡如水的所谓名酒要强多了!
见老夫人只是有些脸色发红,并没有其他不舒服的迹象,李文柏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但还是鼓起勇气严词拒绝了老夫人再喝一杯的要求。
好在贺老夫人知道李文柏是一片好意,倒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烧刀子之后,李文柏又献上了准备好的香皂和药膳配方,两位长辈见着李文柏越发觉得顺眼,此人送的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也用了些心思。
趁着气氛正好,贺飞宇眨眨眼睛,凑到老夫人身边道:祖母,两个月后就是秋闱,李贤弟正在备考,但他底子不太好,孙儿想请王大人帮帮忙,您看...
没想到贺飞宇会在这个时候提科举的事情,李文柏面色有些发红,虽然不知道那个王大人是何种人物,但能在科考上帮上忙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刚刚送完礼就提这个,让李文柏心中有些别扭。
贺老夫人却不这么觉得,听见贺飞宇说李文柏读书准备参加秋闱反而很是高兴,但吴氏想了想,却突然问道:后生,你可有了举人的功名?
李文柏摇摇头,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自然是没有的。更何况,他也没准备这次秋闱就参加。
古时参加省试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乡试层层考上来,拿到举人的身份再上京参加礼部试,二是入学国子监直接参加礼部试,显然李文柏两样都不占。
吴氏笑了笑,那也无事,一个监生的名头还是难不倒贺家的,你就安心备学,好好准备考试吧!
至于王大人那边...贺老夫人没好气地瞪了贺飞宇一眼,那不是你未来岳父吗?你不自己去求,求到我这儿来干什么?自己去!
听到了这里,李文柏可以说是愣在了原处,监生?可以说是把路送到了自己的脚下。这……
李文柏刚开一个口,吴氏就对他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贺飞宇挠挠头:这不是看您说话管用吗...
贺老夫人脑袋一偏再懒得理贺飞宇,专心研究李文柏送上的药膳配方去了。
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吴氏笑着说道,飞宇,带你李贤弟去克己轩休息,明日去见你王伯父,此时宜早不宜迟,早点定下来也好。
是,母亲。贺飞宇苦着脸答应下来,暗地里对李文柏挤眉弄眼。
祖孙三人就这么三言两语将后面的事全部决定下来,李文柏全程连个插嘴的时机都找不到,每当他准备推辞的时候,总能收到来自贺老夫人或吴氏的眼刀,又硬生生把话憋了回去。
突然面对如此纯粹而毫不遮掩的善意,李文柏除了手足无措之外根本不知道作何反应,往日的冷静灵活荡然无存,直到被贺飞宇拉着木呆呆地离开正堂,都没反应过来道谢回礼。
好在贺家两位都非寻常女子,反而对李文柏多了几分放心。
贺府的构造和李文柏熟悉的江南园林迥然不同,风格恢弘大气,随处可见的校场和武器架标志着此地主人的身份,就连下人们步伐也都沉稳有力,连婢女也都风风火火,带着股武家特有的利落。
来回穿过四五个回廊,一座简单的小院出现在李文柏眼前,小院匾额上书克己轩,从院门望进去,小校场、书房、卧室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个小小的池塘,水面上的荷叶和莲蓬交相点缀,隐约能看到夏季荷花盛开的繁盛模样。
吴氏所说的克己轩,竟然是个独门独户的小院。
怎么样?这里环境还不错吧?贺飞宇亲热地拍拍李文柏后背,指着牌匾骄傲地介绍,这‘克己轩’是我考武举的时候住过的院子,经史子集、名家诗书、兵法战例样样不缺,你就在这儿好好念书,入学的事情交给哥哥我!
这...李文柏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少将军,俗话说无功不受禄,这如何使得...
看,又客套起来了不是?贺飞宇不由分说地把贺飞宇拉进院中正屋坐下,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准备用此地来招待客人,房中虽看得出久没有人居住,但依然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就连床榻被褥都是新换的。
贺飞宇先是唤人端来茶水,而后郑重其事地搭住李文柏肩膀:于情,你是家父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至交好友;于理,你与贺家交好,又天赋异禀,我贺家看好于你,与你交好也是寻常;贤弟,你可明白?
李文柏短暂地顿了顿,随即肃然点头:少将军,李文柏今生必不负贺家恩情!
当然,其实想负也负不了,从踏进贺府大门开始,李文柏就已经被死死烙上了贺家门生的烙印,以后若想要和贺家分道扬镳,可是会被人扣上欺师灭祖四个大字的。
但比起这小小的束缚,贺家所给予的毫不吝啬的帮助则要重上许多倍。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头脑冷静下来的李文柏想起先前贺老夫人与贺飞宇所说的话,禁不住问道:贺兄,不知这‘王大人’乃是何方神圣?
贤弟莫非不知道?贺飞宇愣住,后又想起李文柏的精力,不由得好笑地摇摇头,是为兄疏忽了,贤弟乃经商奇才,对我朝大儒学者却知之甚浅,这‘王大人’名讳王行之,乃当朝国子监祭酒,城郊半山书院山长,当世大儒,他的门生遍布朝堂,就没有碌碌无名之辈的,前任宰辅就出自半山书院,是王大人的关门弟子。
第61章 名额
这么厉害?李文柏却从中听出了些别的, 王大人既是国子监祭酒, 又为何成了半山书院的山长呢?
贺飞宇神秘地眨眨眼:贤弟有所不知, 这国子监里面所收的都是贵族子弟, 其中不学无术者不知凡几, 王大人如何肯去教那些纨绔?祭酒不过只是挂名而已,书院才是王大人真正教书的地方。
据说王行之颇得今上信任,破格准许其在兼任国子监祭酒的同时开办书院广招学生, 据说半山书院每年只招三五十, 其中半数以上都能高中进士,更是常有在明经科夺得头筹的, 朝中上下官员都以受邀前往半山书院讲课为荣,官员莫不想把自家子弟往这里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