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站在精英的对立面
黄安仪一直觉得林为民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自信,这种自信很特别,至少在她所认识的同辈作家当中从未见过。
从文研所时期开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时间。
黄安仪跟林为民的接触虽然已经很少了,但每次见面,她仍旧会不自觉的被林为民身上的这股气质所吸引。
她的眼神放在小说上,精神却早已放空。
她想起了去年春天访问香江的那一次。
同行的作家朋友们到了香江之后无不惊叹于那里的繁华和富庶,只有林为民好像表现的很不以为然。
每次大家聊天时,林为民说话总是很少,他从不贬低香江的成就,但也从未褒扬过香江,黄安仪敏锐的察觉到他心里的那股信心。
黄安仪蓦地想到了很久以前在文研所时林为民提到的一个词——民族自信。
满清二百余年的统治和晚晴到民国的民族屈辱史,打掉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这种民族自信的丢失是全方位的。
我们的民族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拾起这股自信。
她至今还记得林为民说这话时沉重的语气和表情。
在文研所的时候,黄安仪其实并不理解林为民这话的意思。直到这几年年岁渐长,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黄安仪才渐渐明白了林为民的所指。
回到《燃烧》这部小说上,任谁看完小说都会看出林为民对于资本主义赤裸裸的仇恨和批判,包括那些跑到国外的人,虽然批判的没有那么狠,但下笔也不轻。
《燃烧》中关于留学生周卫国这个人物的设计很有意思,他首先是个文化人的形象,还是学中文的,却要跑到米国去留学,这几乎是赤裸裸的嘲讽。
可据黄安仪所知,她周围确实有这种人,明明专业和留学毫无关联或者是明明留在国内更好,却偏偏要选择出国留学。
当然,林为民的这部《燃烧》所包含的内容其实远不止批判这么简单。
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对于西方社会的种族矛盾、资本无序扩张、资本对于人的异化等问题,无不显示了林为民对于西方国家的了解和对其社会矛盾所产生的思辨。
通篇来看,《燃烧》这部小说在林为民所有的小说当中可读性可能要排到最后,但思想性和文学性却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黄安仪看来,这样的作品应该是要得大奖的,要被镶在文坛桂冠上的才对。
只是……
黄安仪忍不住促狭的想到,听说林为民今年去了米国。
他到底在米国经历了什么事,居然会在回国以后竟然写出了《燃烧》这样的小说?
黄安仪想到了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这回,可能又少不了挨骂!
——
《燃烧》这部小说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每一个看完小说的读者都能立刻明白林为民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黄安仪所理解的那样,这部小说如果论起故事情节的编排,对比林为民以往的作品要差上一些,但这也正是林为民要的。
放弃一定的可读性,追求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林为民所做的取舍。
毕竟他写这部小说本身就目的不纯,为了夹带自己的私货,做点取舍也无妨。
可林老师千算万算,算漏了一点。
他的小说中有大段、大段对于米国富二代们奢靡腐朽生活的描述,包括很多米国普通中产和底层人民的描述,林为民在创作的时候本意当然是批判的。
可对于这个闭塞年代的读者们来说,却变成了一部难得的可能让普通读者们零门槛了解当代米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个年代,普通老百姓们说起西方来一脸向往不假,但大家接受了几十年的教育,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反而是分得清的。
《燃烧》的内容对于西方社会和资本主义当然是不友好的,可大家这些年受到的就是不友好的宣传和教育,友好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而已。
所以,在《燃烧》发表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并没有发生林为民所想象的读者们大规模批评的现象。
相反的,发表小说的九月号《人民文学》的销量反而屡创新高。
难得有个中国作家能把米国社会事无巨细的给国人描写的丝丝入扣,这不等于是免费的科普吗?
这样的小说怎么能不看呢?
《燃烧》的口碑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在读者当中发酵,销量也以一种诡异的走势持续攀升。
当然了,这部小说也不是没人骂。
上市半个多月时间,在《当代》编辑部的的读者来信当中,骂的最欢的就是国内高校当中的某些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这个年代的公知。
他们不仅来信骂,还不忘给报纸、杂志投稿骂。